第319章 力挽狂澜,大隋女帝(23)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听到之玉的话后,嬴政眼中泛起笑意:“木兰军.....,这名字倒是起取得好。”
    之玉淡然一笑,“儿臣希望这些女孩,能如花木兰一般勇猛威武,保家卫国。”
    嬴政点头,称赞道:“花木兰才貌双全,勇猛无比,有孝义,有担当,有着巾帼不让须眉的英姿和豪迈,的确值得我大隋的军队学习。”
    “皇儿取的这名字不错,往后,你组建的这支女兵,就叫木兰军。”
    之玉闻言拱手含笑道:“是,多谢父皇。”
    “陛下,自古以来,男主外,女主内,保家卫国驰骋沙场是男子的事,女子怎能插足。”
    几个大臣见嬴政丝毫不反对这事,连忙站出来道。
    嬴政眼神漠然的看了站出来的大臣一眼,“这是谁规定的?”
    “是哪个先贤说的这话,是谁规定了必须男主外女主内的?”
    “朕向来,只听过一个理,那就是能者居之。”
    “你们有时间在这里反对朕的决策,何不如去想想,安置这几万女孩的办法。”
    “没有解决之策,却一味的反对,你们就是这么做官的吗?”
    “头上这顶帽子不想戴了就直说,别整天拿着鸡毛当令箭。”
    “朝廷官员的首要职责,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民,而不是让你们站出来给朕说自古以来。”
    “朕是不知道自古以来,所以需要你们提醒吗?自古以来有什么用,是我大隋百姓重要,还是什么自古以来重要?”
    听到嬴政不留情面的话的话,几个官员的脸色有些不好。
    嬴政眼神冷冽的扫过下面的官员:“在其位,谋其政,你们是我大隋的官员,所思所想,就得是我大隋的百姓。”
    “从今往后,朕不希望再从你们嘴里听到一件跟朝政无关的事。”
    感受到嬴政凌厉的视线后,一众文武大臣面面相觑了一会,最终连忙拱手应是。
    他们这位陛下的性格,他们还是了解的,这个时候若不顺着他的话,一会这金銮殿上怕是又要见血了.........
    见众人把他的话听进去了,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皇儿,木兰军组建之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了。”
    之玉颔首,“多谢父皇信任。”
    “孩儿在这里,也求父皇一旨意,还请父皇成全。”
    嬴政点了点头:“皇儿但说无妨。”
    之玉闻淡淡一笑,视线却看向了站在官员中的李渊。
    李渊被之玉盯着,心中没由来的一阵紧张,脑中快速把自己最近做的事情过一遍,确定自己没做错过任何事后,他这才镇定自若的回望之玉。
    “护国公主。”
    之玉朝李渊微微颔首:“如今木兰军缺一个将领,唐国公的第三女李秀宁,才学过人,智勇双全,儿臣想从唐国公哪里把她讨来.......”
    听到之玉的话,李渊微微皱了皱眉,想不都不想便拒绝道:“陛下,小女正在议亲,这.......”
    嬴政摆手,语气不容置疑的看着李渊道:“唐国公,你家三姑娘, 朕略有耳闻,是个不错的姑娘。”
    “既然护国公主开口向朕要了她,那便让她去木兰军中任职吧。”
    “至于相看......,女子成亲早了对身体没好处,过几年,她若有心上人了,朕亲自给她赐婚,万不会委屈了她。”
    嬴政都如此说了,李渊便是想反对也没办法,只得硬着头皮对嬴政拱手道:“是,陛下。”
    见李渊同意了,嬴政点了点头,看向之玉道:“唐国公家的三姑娘,就封她为九品的横野将军吧,若将来她在战场上有所建树,朕再给她升官。”
    “多谢父皇。”
    “多谢陛下。”
    —
    下朝后,之玉拿着嬴政给的圣旨,笑眯眯的叫停了走在她前面的李渊。
    “唐国公留步。”
    听到之玉的声音,李渊脚步一顿,有些不情不愿的停下来对之玉微微拱了拱手:“拜见护国公主。”
    此时的李渊,看之玉很是不顺眼,他女儿都准议亲了,护国公主从中这么捣乱,这亲 怕是议不成了。
    之玉摆手,“唐国公不必客气。”
    “唐国公,你这是要回府吧?刚好本宫有事要去你府中一趟,不如咱们一起。”
    李渊态度冷淡的点了点头,侧身给之玉让了路,“既然如此,公主请。”
    之玉抱着圣旨笑眯眯的走在李渊前面,“唐国公,本宫看你一脸凝重,好像很不开心的样子,你是在政务上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情了吗。”
    之玉关心的话让李渊有些心梗,他为什么一脸凝重,眼前之人难道不知道吗?
    这护国公主,自己让天下人骂就算了,怎么还带上她女儿......
    他女儿正值妙龄,正是议亲的好时候,他连女儿的婆家都找好了,如今搞这么一出,他女儿该如何嫁人?
    柴家家风严正,必然不会聘一个女将军为妇.........
    “公主,臣之所以如此,是在为小女担忧。”
    之玉闻言眨了眨眼,似笑非笑的道:“哦?唐国公在担忧什么,不妨说出来让本宫替你分忧。”
    李渊长叹一声,摇摇头道:“没什么。”
    见李渊不愿说,之玉也不多问。
    “护国公主,臣记得,你比秀宁小不了多少。”
    之玉点头,“唐国公记得没错,本宫只比秀宁表姐小一岁。”
    李渊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恍然,“在臣印象里,公主还是小小的一团,没想到一晃多年,公主都出落得亭亭玉立了。”
    之玉轻笑:“唐国公几年不见本宫一次,发出如此感叹也实属正常。”
    李渊微微一叹:“公主风华正茂,正是好年纪,看到公主,臣方才觉得自己老了。”
    “唐国公说笑了,你如今正值壮年,正是为建功立业的年纪,怎就老了。”
    李渊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意并不达眼底,“公主说笑了,我如今都是做外祖父的人了,哪里还能不老........”
    听到李渊暗讽的话,之玉勾了勾唇角,笑意盈盈的道:
    “既然唐国公觉得自己老了,何不如辞了官,在家中含饴弄孙?”。。。
    “虽然本宫觉得唐国公你不老,但说句实在话,比起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你的年纪的确不算小。”
    李渊:“..........”
    我就跟你客气客气,你听不出来吗?
    “咳咳咳,公主言重了。”
    “臣只是看到公主长这么大了,一时间有感而发而已。”
    闻言之玉哦了一声,“原来如此,我听唐国公你说自己做外祖父了,还以为你想回家带孙子呢。”
    李渊讪讪一笑:“臣只是顺便一提而已,公主不必当真。”
    两人说话间,俨然已到了唐国公府。
    李渊站在家门口,对着之玉道了声请后,不由抬手抹了抹头上的汗。
    大冬天的,这护国公主,硬是给他吓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真怕护国公主一言不和,就跑去陛下面前进言,说他想辞官了..........
    “拜见护国公主。”
    唐国公府的前厅,李家所有人对之玉行礼道。
    之玉抬手,“诸位不必客气。”
    “多谢公主。”
    “公主,不知你大驾光临,臣妇有失远迎,还请公主恕罪。”
    众人起来后,李渊的发妻窦氏上前两步,一脸歉意的道。
    之玉摇头,“本宫临时起意来国公府,未能通派人通知到夫人,这是本宫的错,夫人何错之有。”
    听到之玉这么说,李夫人温婉一笑,“我说老爷怎么把全家人都叫来了呢,原来是公主来了。”
    听到李夫人的话,之玉扬了扬手中明晃晃的圣旨,语气轻和的道:“本宫年幼,可没本事把夫人和诸位表兄弟叫来。”
    “真正把大家叫来的,是它。”
    随着之玉话音落下,众人的目光随之放到了之玉手中的圣旨上面。
    “臣妇(女)接旨 ”
    李家的人都在她面前跪下了,但之玉并没有急着宣旨,而是把圣旨放到了一个落落大方的女孩手中。
    看到落入自己手中的圣旨,女孩有些惊讶的抬头看向之玉,眼中满是疑惑之色。
    之玉对女孩淡淡一笑,温声道:“秀宁表姐,这圣旨,本宫便不宣读了,你自己看吧。”
    如此你若是不愿,也有回旋的余地。”
    听到之玉的话,跪在前面的李渊心中重新燃起了希望。
    听护国公主的语气,若是宁儿不愿意去军营,这事就还有转机........
    想到这里,李渊顾不得仪态,在李夫人诧异的目光中,转头对李秀宁疯狂使眼色。
    李秀宁看清圣旨上的内容后,顾不得之玉在这里,满脸激动的道,“这.....,这是真的吗?”
    之玉点头,“这自然是真的,就是不知,这圣旨表姐接还是不接。”
    李秀宁忙不迭的点头,但片刻之后,她似是想到了什么,连忙抬头看向跪在她前面的父母。
    李夫人并不知道圣旨里面的内容,还以为这是李渊去求的赐婚圣旨,所以此时的她,对李秀宁笑得满脸的慈爱温柔。
    倒是李渊,见李秀宁的目光一直放在圣旨上,看都没看他一眼,他心中着急万分,却无可奈何,一时之间脸色十分难看。
    李秀宁见此,小心翼翼的把手中圣旨递给了李夫人,然后询问似的看向李渊,“父亲,孩儿想接旨,不知父亲意下如何?”
    不如何,李渊此时心中烦躁极了,他这女儿,怎么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迎着之玉似笑非笑的目光,李渊不同意的话卡在嘴边,怎么都说不出口。
    最终,他挥袖道:“你自己看着办。”
    李夫人看了圣旨上放内容后,脸上的表情一会忧一会喜的。
    圣旨册封的女将军,普天之下,怕是也只有她的秀宁一人。
    可秀宁正在议亲,若是去军中任职了,这满京的贵人,谁还会聘她的秀宁为妻........
    柴家的柴绍是她和老爷亲自挑的,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儿郎。
    若是秀宁做将军了,柴家还愿娶秀宁吗?
    “母亲。”
    见李夫人拿着圣旨一直在发呆,跪在她身后的一个少年郎叫了她一声。
    听到少年的声音,李夫人这才反应过来,目光复杂的拿着圣旨对李秀宁道:“秀宁,你是怎么想的?”
    看到父母二人的反应后,李秀宁心中有些失落。
    她被陛下封将军了,可父母.....,好像都不这么高兴。
    站在一旁的之玉见此,不由摇了摇头,十四五岁的年纪,做什么都是适合,唯独不适合成亲。
    可这个时代,却让这个年纪的人把成亲放在首位。
    “父亲,母亲,孩儿想接圣旨。”
    李秀宁一脸倔犟的看着李渊和李夫人,眼神是前所未有的认真。
    她不想错失这个好机会,她自小便是极有主见的人,她心中明白,这道圣旨对她来说有多重要。
    听到李秀宁这么说,李夫人思考了半晌,最终颤抖着声音道:“你若想,便接吧。”
    李渊闻言连忙责怪的向李夫人,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若是秀宁接了这个旨,不但往后不好议亲,还会被人骂。
    君不见,他们眼前这位出入朝堂,执掌兵马的护国公主,被那些世家文人骂得有多惨。
    李夫人对李渊微不可见的摇了摇头,这才一脸疼惜的对李秀宁道:“秀宁,你从小就和其她闺秀不同,你有主见,有恒心,更是练就了一身不俗的武艺。”
    “如今既然有机会一展抱负,你便去吧。”
    听到李夫人的话,李秀宁不自觉的湿了眼眶,“多谢爹娘成全。”
    说完她压下心中的喜悦,拿起李夫人手中的圣旨,高举道:“臣接旨,谢主隆恩。”
    看着此时意气风发的少女,之玉眼中泛起一阵笑意。
    历史上被人称赞,却连名字都不曾被史书记下的平阳昭公主,她此生,定然比史书上的,还要耀眼.......
    在这个小世界,她将来不再是平阳昭公主,但她却是李秀宁,大隋唐国公之女,横野将军李秀宁。
    李秀宁这三个字,往后定会堂堂正正的出现在史书之中,让后世之人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