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江宁、祝融明珠、郭女王番外
作者:昭昭我心   快穿之我为女帝最新章节     
    祝融明珠和江宁,两个大汉耀眼无比的武将,她们被后世之人称之为大汉双子星。
    江宁原是荆州一个小世家的女儿,从小酷爱武艺,有一身的本事。
    家中之人并不拘着她,她想学武,从未有人拦过,父亲说,身处乱世,学得一身武艺,也就多了一个活命的机会。
    母亲是个大家闺秀,见父亲教她武艺,便带着她看兵书,母亲说,若空有一身武艺却没有头脑,与莽夫无异。
    她说她将来又不上战场,学兵法也没有用武之地,没必要浪费时间,母亲闻言只是温柔的看着她笑。
    祖父祖母并不怎么喜欢她,因为母亲生下她后,便再无所出,父亲膝下,并没有嫡子。
    她的家族,世代习武,她想着,她要勤练武艺,向祖父祖母证明,证明她虽然不是嫡子,也一样很优秀。
    可惜,她的武功再这么高,祖父祖母对她还是不咸不淡的。
    祖母总说,无论她武艺再怎么高强,以后也是别人家的,嫁去别人家,就算不上是江家的人,无法光宗耀祖………
    长大后,家中开始给她相看人家,因为她从小习武的原因,世家大族是瞧不上她的,所以家中只能把门第往低了找。
    谁知父母把方圆几里的适龄男子都挑过了,也没有找到一个适合的人,不是她嫌弃那些男子太弱了没有男子气概,就是那些男子嫌弃她粗鲁。
    这时,祖母总爱冷嘲热讽的说她,说一个女子,学武有什么用,连一个好婆家都找不到。
    听到祖母的话,江宁很是气愤,但祖母是长辈,她不能忤逆,所以她找了个空旷的地方,拿起红缨枪便耍了起来,她想以此发泄心中的怒火。
    就在她把红缨枪耍得虎虎生威之时,一个女孩出现了 ,那个女孩看到她,像是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般,双眼直勾勾的盯着她:“女公子,你可愿意跟我走?”
    女孩直白的话把江宁莫名的逗笑了,“你想带我去哪呢?”
    女孩闻言高深莫测的笑了笑,“自是带你封王拜相成就一番霸业。”
    闻言江宁忍不住的想笑:“我一个女子,如何能成霸业?”
    “你是谁家的女公子,快回家去吧,如今荆州大乱,你一个小孩出门很危险的。”
    闻言女孩并不和她废话,而是直接扒出了她腰间的佩剑:“若是我三招之内打赢了你,你就跟我走如何?”
    看着才到自己肩膀高的女孩,江宁自然是拒绝的,然而女孩还没等她拒绝的话说出口,便挥剑朝她攻来。
    三招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但于她而言,那只是一瞬间的事。
    看着架在自己脖子上的宝剑,江宁是惊讶的,她从小跟着父亲苦练武艺,不说以一敌十,但也没输得这么惨过,她在父亲的手底下时,都还能过上百招,如今她竟连一个小孩的三招都抵挡不了。
    女孩收起剑,笑意盈盈的看着她,“女公子,如今你可愿意跟我走?”
    江宁有些警惕,“你是谁?”
    女孩耸肩,温和的笑道:“我是刘备的女儿。”
    刘备这个名字,江宁自然是听过的,毕竟当今天下的英雄就那么几个。
    女孩自报家门后,便对她一阵忽悠,先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煽动她的情绪,在她悲愤于命运对女子的不公之时,女孩又乘机拉拢她,说与其留在家中随便找个男子嫁了,何不同跟着她,随她去闯出一番新天地。
    那时的江宁,许是厌烦了被家中之人逼着相看人家,许是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武艺却无用武之处,许是想向祖父祖母证明自己也能光宗耀祖,最终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答应跟女孩走了。
    家中原是不同意她跟女孩出去的,但女孩不知拉着父母去书房中说了些什么,父母从书房出来后,便放她和女孩离开了。
    跟着女孩离开家中之后,女孩私底下给了她不少钱,让她把荆州难民中年轻力壮的女子聚集起来,她要把这些女子训练成女兵。
    听到女孩的话,江宁只觉得天方夜谭,古往今来,哪有女子当兵的………
    女孩满脸自信,“以前没有,那就从这个时候有,自此之后,女子封王拜相又如何?”
    听到女孩的话,她心中十分的震惊,女子,真的能封侯拜相吗?可自古以来,这些都是男子的事………
    此后没过多久,江宁被女孩封为将军,掌管四万女兵。
    看着手中新鲜出炉的虎符,江宁心中激动坏了,她如今,竟成了一个将军,古往今来第一个女将军……...
    后来,女孩被封荆州刺史,江宁理所当然的成了掌管荆州的兵马。
    再后来,女孩在荆州称王,她的身份地位更是水涨船高。
    跟着女孩的日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她要打仗,要练兵,要训练暗卫,还要跟着女孩出使各地,保护女孩的安危…………
    这期间,她流过血,受过伤,也被投过毒。还好,凭着这些年逐渐增长的阅历,她闯过了一关又一关。
    此时的她,无比感谢自己的母亲,感谢她逼着年少的自己读了一本又一本的兵书,这才让自己打起仗来无比的得心应手。
    她二十二那年,当初忽悠她的女孩登基称帝了,而她,成了大汉的威武大将军。
    再次回到荆州的家中之时,她发现,家中的一切早已变得物是人非。
    曾经瞧不上她是个女子,觉得她不能为家族争光祖父祖母,此时看她的眼神变得无比的慈爱。
    看着对她无比热切的祖父祖母,江宁只觉得讽刺。原来,自己有价值了,也就可以被她们疼爱了。
    可惜,在战场上杀的人多了,她的心也铁了,此时的她,不再是当初没日没夜勤学苦练,只为让祖父祖母认可的女孩了…………
    —
    祝融明珠,一个人如其名的人,她生来,就如明珠般耀眼。
    她是祝融族族长的女儿,是在全族的宠爱中长大的。
    从小她就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她是祝融族族长的女儿,就该为了祝融一族奉献自己的一生。
    嫁给南蛮王,她是自愿的,选择跟汉王刘宛走,她也是自愿的。
    荆州的大将军和南蛮王的妻子,她自然要选前者。
    加入汉王的阵营后,她发现,汉王别的本事没有,忽悠人的本事倒是一套一套的。
    看着汉王麾下坐满了一个书房的文臣武将,祝融明珠只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
    除了她和江宁,汉王麾下的核心大臣,竟然全是汉王从其他势力挖过来的…………
    祝融明珠视线左右扫视,看着书房中儒雅俊秀的荀彧,一脸坏笑的贾诩,面无表情的程昱,懵懵懂懂的关嫣,道骨仙风的黄承彦………
    见满屋子都是来自其他势力的人,祝融明珠欲哭无泪,她现在后悔还来得及吗?
    挖到一个女将,之玉心情很是愉悦,高兴的把祝融明珠介绍给了书房中的众人认识。
    众人对于祝融明珠的到来,表示出了十二分的欢迎。
    没办法,这姑娘来了,就有人分担走他们身上的任务了。
    祝融明珠到了之玉的麾下后,发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她主公麾下,基本上没什么男的武将。
    刚开始,她还以为是自己主公不想启用男子,毕竟主公之志,是想以女子之身争霸天下。
    可看着时常出入书房商议政事的荀彧贾诩等人,祝融明珠又觉得自己的猜测好像并不成立。
    后来,实在想不通这个问题的祝融明珠,还是问了之玉这问题。
    听到祝融明珠的疑问后,之玉高深莫测的笑了笑:“我父亲麾下,不就有一大堆武功高强的武将吗?”
    闻言祝融明珠只觉得莫名,主公父亲手麾下有武将,关主公什么事?难不成主公的父亲,还会把他手中的武将送给主公不成?
    后来,白帝城破,看着对主公无比亲切,一口一个鹤鸣侄女叫着主公的益州大臣,祝融明珠只觉得当初的自己太单纯了…………
    主公的父亲,还真会把手底下的人才“送”给主公………..
    跟着之玉的日子,祝融明珠无疑是快乐的,都说武将此生之志,就是如武帝年间的少年英雄一般封狼居胥。
    而她祝融明珠,不但达到了少年英雄封狼居胥的高度,还亲率骑兵北上,把大汉北方的疆土扩宽到冰冷的海边。
    主公说,不能在再往北打了,因为往北再无土地,闻言她这才收手,带着兵马往西北方向而去………..
    为什么都打到海边了,她还不班师回朝呢?因为她收到长安传来的消息,她的同僚江宁,早已带兵把南方土地打到海边,现在江宁正往西南方向发兵。
    她祝融明珠比起江宁也是丝毫不差的,江宁打西南,她就打西北。
    她要向主公证明,证明自己才是她手底下最厉害的女将………
    坐镇长安的之玉,不是接到南方江宁传来的喜讯,就是收到北方祝融明珠送来的战报,这让她想不高兴都难。
    嗯………,不愧是她亲自找(忽悠)的人,她还真是慧眼识珠………..
    —
    郭女王的一生,在大汉是充满传奇的。
    她是大汉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女相,也是史书中正式记载的第一位前朝女官。
    她是南郡太守之女,从小饱读诗书,精通六艺。
    汉王在荆州举行科举时,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加,没想到最后竟考上了。
    初入官场时,因她是女子,明里暗里受了不少排挤,但这些都被她忍了下来了。
    因为她觉得,比起族中姊妹嫁人后在婆家受到的排挤,这些人对她还挺友好的。
    这些人最多就是让她多做一些活而已,她就当锻炼自己了。
    渐渐的,随着她能力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越来越出众,无论是同僚还是上司,再无人暗中排挤她。
    父亲说,一个人只要有能力,无论他是男是女,都是受人尊敬的。
    这话郭女王赞同,当今世人,皆潜意识的瞧不起女子,可荆州上下提起汉王刘宛时,却是一片夸赞之声。
    这是因为汉王有能力,她赢得了所有人的认可,所以众人忽略了她的性别,打心眼里的尊敬她。
    郭女王想,她也要做让人认可的人,做让父母骄傲的女儿。
    随着她政绩越来越突出,她开始升官,最终,她走进了荆州之主,汉王刘宛的视野里。
    汉王很是欣赏她,不但提拔了她,还让人送了许多卷宗给她,她知道,这是汉王对她培养。
    汉王说,她想以自己的微薄之力,撼动天下重男轻女的这棵大树。
    可想要撼动这棵大树,光她一人的力量还不够,还需聚集天下女子之力………
    从小熟读史书的郭女王闻言,心中激动无比,若是汉王能成功,这天下,定然要换上新颜………
    身为女子,郭女王对女子在这世间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深有感触。
    她小时候就一直想不明白一件事,为什么家中男子可出门游览大好山河,为什么男子什么都不做,就可以继承来自父母的所有家产。
    为什么纵观历史千年,王侯将相竟全是男子。
    提起历史上有名的男子,人们如数家珍,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
    可若要提历史长河中比较出名的女子,伴随的,肯定是不好的名声.......
    提起女子,人们只会想起害商亡了的妲己,害周幽王失了命的褒姒,或是以狠辣出名的吕后.........
    郭女王想,若是华夏不轻视女子,史书上,定有一半的位置是记录女子的………...
    可惜,翻开成册的史书,上面便是记载女子,也只有寥寥几笔。
    此时,还在荆州为官的郭女王暗下决心,总有一天,她要名垂青史,她要如万千男子一般,在史书上留下浓厚的一笔。
    她要让后人翻开史书之时,知道华夏的史书之所以被称为史书,是因为它公平的记载了历史…………
    她要向世人证明,史书,不是男子英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