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有高人指点的朱慈炯
作者:无敌小板凳   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最新章节     
    朱慈炯的信,能不能送到吴三桂与郑经手里,还不得知。但吴用这里,他绝对是送不到的。
    因为吴用此刻在松江府,不在云南,朱慈炯派使者去云南,根本见不到他本人。
    ……
    “啊?大人,你是吴用?”秦云此刻满脸惊骇。因为他怎么都想不明白,那个威震天下,把清军打得节节败退,只能祈和的天下总督,就在自己眼前。
    吴用道:“怎么?不相信。”
    秦云道:“大人,不是不相信,是不敢相信。你可是在云南,怎么跑到这里来呢?太遥远了。”
    吴用笑道:“这就对了,你都这样想,那么天下人也都会这样想。所以,无论我在这里做啥,没人怀疑我就是吴用。”
    秦云听明白了,但感觉又好像没明白,可他也不敢多问了。只是他晓得,面前这人,就是威震天下的吴用就可以了。
    下一刻,秦云激动了,看他的样子,好像都快要憋不住狂笑。
    而他之所以如此激动,是他感动自己前两日的选择,如果没有那日自己一意孤行的选择,他就不会有今日得知自己跟随的人是谁。
    就在秦云在幻想着自己以后如何威风八面的时候,白忠君从远处走来。
    “大哥,这是杨刚送来的信。”白忠君道。
    吴用诧异,杨刚为何忽然给他送信了,出现大事了吗?
    他好奇的打开,发现,这可不是杨刚写的信,而是朱慈炯给朱应龙写的。
    朱慈炯知道朱应龙的战船在松江府外的海域上后,立刻派出了使者,找到了海上战船,送上了亲手写的信。
    吴用好奇,这朱慈炯会说什么?所以立刻就打开。
    看完后,他笑道:“朱慈炯是不是身边多了一个帮他出谋划策的高人?既然能说出这番话。以我对他的了解,拿下南京城后,他不得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臣服他,拥戴他吗?”
    朱慈炯信中所说的是,愿意为天下大义,拥戴建文皇帝后裔,一同伐清,把满人赶出关外。只要朱应龙愿意,打下江山后,愿意奉朱应龙为大明皇帝。
    所有,吴用在看了这信后,确实被朱慈炯这些话惊讶了,不相信此话是从朱慈炯口里说出来的。
    以他对朱慈炯的脾性,无论如何都不会这样说,除非身边有高人指点,以退为进,从而先让自己在南京城站稳脚跟,再图大业。
    放下朱慈炯的信后,吴用就在想如何回复这朱慈炯,别人都这么大义了,自己怎么也不能小气吧?他这么认为的。
    思前想后,他提笔了。
    他也要给朱慈炯回一封信,当然是以朱应龙的身份回。
    信中内容大致是这样说,他告诉朱慈炯,只要朱慈炯对外宣称,臣服他朱应龙,那么他就可以与其合作征伐满清。不然,就大陆朝东各走一边,互相不要干涉谁。
    写完信,立刻让人送去现在的南京城,交给朱慈炯。
    三日后,吴用一直等着朱慈炯的回信。可是他没有等到朱慈炯的回信,倒是等到了关于台湾郑经向外宣布的一个消息。
    郑经对外宣布,他延平郡王郑经,正式向建文皇帝后裔朱应龙臣服,愿意拥戴朱应龙,一同讨伐满清,夺回大明天下。
    这消息又一次震动天下了,郑经虽然未在大陆内建立任何功绩。但是谁也不可否认,他是海上的王,能袭扰沿海所有地方。只要他的船跑得快,谁也抓不住他。
    所以,郑经这一表态,让江南的这一形势变得扑朔迷离。那些大明遗孤,此刻都不知道自己该向着谁呢?
    南京城,也就是之前的江宁城。
    朱慈炯占领这里后,没过几日就把周围府县都纳入了他治理下。
    但是,他深知能拿下南京城,不是他实力强,而是他捡了一个漏。所以,他也知道能不能站稳,还得看后面一段时日,满清要如何反击。
    “军师,你看这朱应龙,也太把自己当一回事了,我随口说说,他就当真了,还要我向天下人宣布,拥戴他?”朱慈炯把吴用写的信递给了旁边一老人,脸色露出讥笑。
    老人坐在椅子上,一手扶着拐杖, 一手接过信。
    从老人的脸色与身形猜测,他年龄至少在七十起。而这样的老人,竟然被朱慈炯请来做军师,实属有些疑惑。除非这老人,真有通天的本事,不然朱慈炯不会请他。
    老人接过信后,腼腆的一笑,道:“这朱应龙确实很自大,但是他在信中并没有提出任何要求。除了让你对外宣称拥戴这句话。”
    朱慈炯问道:“军师是看出这朱应龙的用意?”
    军师缓缓摇头,把手中信放在桌子上,道:“若朱应龙真是自大自满自负之人,那他不只是让你对外宣称臣服于他,而是会让你慢慢交出南京城。慢慢架空你,可他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要求。”
    “那么此人的目的,就不得而知了。他此刻在松江府海域,不进,不退,就在那飘着。就好像打猎时,那些纹丝不动的猎人,等待着猎物自己送上门。”
    朱慈炯点头,对着老人抱拳,道:“军师,听你一言,我就明白一些了。此人,或许是在观察,等到时机。”
    老人杵着拐杖站起。
    朱慈炯见后,放下手中所有,立刻上去亲手搀扶着他。从这一点看,他对这老人很是尊敬。
    “三太子,你不必对老夫这样,老夫还能走。”老人道。
    朱慈炯笑道:“军师,你得多注意身体,大明能不能夺回天下,就只能靠你了。”
    “哎”朱慈炯说到这里的时候,他自己忽然叹了一口气,一种失落感涌上心头。
    接着对老人语重心长道:“军师,当年,若不是父皇听信谗言。不听你的意见,重用与你一样的能臣,天下岂能被满清偷走。”
    老人听后,眼眶中泪水闪烁,可见朱慈炯的话刺痛了他神经。
    “三太子,事已至此,就不用说这话了。既然老臣答应你,尽最后一点微薄之力,能不能把满人赶走,能不能让大明皇朝回来,就要看天意了。”老人颤抖的回道。
    当他们走出屋子时,老人对朱慈炯道:“三太子,老臣认为,若你愿意降下身份,何不也学哪郑经,昭告天下,拥戴建文皇帝后裔朱应龙。”
    朱慈炯一愣,表示怀疑的眼神。
    但他马上点头道:“军师,听你的,虽然我不知道你的用意,但我相信你,你不会害我。”
    老人露出了笑意,道:“三太子,你果然与先皇不一样。老臣这样做,也只是向祸水东引,尽量帮你稳住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