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汉武帝背后的女人
作者:忘川锦鲤   历史直播:开局为秦始皇直播亡国最新章节     
    “但是,一旦皇后没有孩子,而其他妃子又特别能生的话,那接下来就是经典的宫斗大戏了。”
    “汉景帝的后宫,基本上就是这种情况。”
    “作为正妻的皇后没有孩子,但是其他妃子却先后给汉景帝,生了十六个孩子!”
    “公元前156年,就在汉景帝刚刚即位后不久,这一年,刘启的小妾团队当中,有个深受刘启喜爱的王美人,给刘启生下了第十个儿子。”
    “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刘彻。”
    “刘彻的母亲王娡也算名门之后,虽然她的父亲是个普通人,但她的母亲臧儿是燕王臧荼的亲孙女。”
    “因为臧荼参与谋反被杀,所以臧家也走向没落。”
    “臧儿先是嫁给了槐里的王仲为妻,为他生下了一子两女,其中长女就是王娡。”
    “王仲死后,臧儿又改嫁长陵田氏,生了儿子田蚡、田胜。”
    “由于家境贫寒,所以王娡在成年后就嫁给了平民金王孙,并为他生下了女儿金俗。”
    “有一次,王娡的母亲臧儿请人给自己的子女算命,算命先生说:“你这几个子女中,只有王娡是大富大贵的命相。””
    “臧儿为了改变命运,就强行将王娡从金王孙家接了回来,金家人上门闹事,臧儿就把他们轰了出去,然后托关系将王娡送到了太子宫中。”
    “当时的太子为刘启,对王娡这个二婚的女人不仅没有嫌弃,反而十分宠爱。”
    “后来王娡接连为刘启生了三个女儿,在怀上刘彻后,王娡对刘启说梦到一轮太阳扑到腹中。”
    “这为后来立刘彻为太子奠定了舆论基础,而刘启也十分开心地说:“这是显贵的征兆啊!”刘启在继位后,刘彻出生,被封为胶东王。”
    “当时王娡虽然也得宠,但却不是汉景帝最宠爱的女子。”
    “就算皇后没有儿子,刘彻前面还有九个哥哥,按照传统的顺位继承制,刘彻绝对没机会被立为太子。”
    “但有意思的是,接下来的几年里,先后发生了一系列巧合,最后把刘彻硬是推上了太子之位。”
    “首先,汉景帝登基之后,因为皇后一直没有孩子,所以此后好几年的时间里,汉景帝一直都没有立太子。”
    “这样一来,围绕立太子这件事,各方势力开始明争暗斗。”
    “不但那些妃子,纷纷发力,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坐上这个位置,就连朝堂上的很多大臣,也开始纷纷站队。”
    “毕竟如果是和自己交好的皇子,做了太子,那对于一个大臣来说,自然也是有好处的事情。”
    “不过,谁也没想到的是,第一个跳出来,挑明这个矛盾的,不是那些妃子,而是汉景帝的母亲,当时的太后娘娘窦氏。”
    “我们堂堂的一代大汉贤后,其实没什么污点,可是她不怎么疼爱自己的儿子,就连他父皇也不怎么关注他,为什么汉景帝这么听他姐姐的话,幼时的亲情好像只有他姐姐陪伴。”
    馆陶:父皇是把母亲放在第一位,母亲是把别的女人孩子放在我们前面,我和弟弟还不如一个外人。
    刘启:我要是当时没杀了某人,这个皇位还不知道谁做呢?
    “何止前期不看好自己的儿子,儿子登基要立太子了,我们的太后娘娘又是一个骚操作,其他人争太子之位,都是支持皇帝的某个儿子。而这位窦太后,支持的却是刘启的弟弟,就是窦太后的小儿子。”
    “窦太后虽然力挺自己的小儿子,但汉景帝还算是比较清醒,最后巧妙地化解了这个问题。”
    “不过,这件事的发生,也让汉景帝意识到,他有必要尽快从自己的儿子当中,挑选一个做太子了。”
    “但问题是,挑谁呢?”
    “按照传统的宗法继承制,如果嫡妻或者皇后没有儿子,那接下来就该顺位轮到庶长子。”
    “而汉景帝的庶长子刘荣,确实也是一个不错的孩子,最关键的是,刘荣的生母栗姬,非常得宠,深受汉景帝的宠爱。”
    “既然这样,那问题似乎也就迎刃而解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刘荣似乎都是最佳的太子人选。”
    “所以,不久之后,刘荣被顺利立为了太子,成了大汉王朝的新一代储君。”
    “内容讲到这里,似乎已经再无任何悬念。”
    “不管怎么看,刘荣的太子之位,似乎都稳如泰山,根本不可能被动摇。”
    “但谁都没能想到的是,原本作为刘荣依仗的栗姬,后来却偏偏成了刘荣的最大短板。”
    “这个栗姬,争宠的手段确实很厉害,但是在政治方面,却几乎堪称一窍不通!”
    “汉武帝的第二大助力出现了,就是栗姬。”
    “刘荣被立为太子之后,各方势力自然积极前来示好,想要和刘荣母子攀上关系,这其中,便有汉景帝的亲姐姐,馆陶长公主,也是一大助力。”
    “这栗姬绝对是第一大助力,这个应该是没人反驳。”
    “馆陶长公主也是窦太后所生,和汉景帝是真正的一奶同胞。”
    “按照窦太后那种护犊子的性格,在汉景帝即位之后,馆陶长公主自然也得到了各种加封。”
    “而馆陶长公主为了巩固自身权势,便开始主动接触栗姬母子,提出要和栗姬结亲,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荣,给刘荣做太子妃。”
    “从亲戚关系上来说,馆陶长公主的女儿,得管刘荣叫一声表哥。”
    “这门亲事如果是在现代的话,肯定是不合法的,但是在汉朝那会儿,却是典型的‘亲上加亲’,大家都比较喜欢。”
    “而且,馆陶长公主权势极大,而刘荣又需要稳固自己的地位,这桩亲事,显然是一桩双赢的买卖。”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样一桩亲事,栗姬却偏偏拒绝了。”
    李斯:咳咳咳!
    刘邦:???拒绝了?
    馆陶:简直没脑子,还看不起本公主的女儿。
    吴起:这真的是一窍不通啊!
    “栗姬拒绝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