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章 连招的致命性。连招的多变性。环境的适应性。变招的力
作者:狂魔mhqs   原神里退休摸鱼的组团神明们最新章节     
    当然,光是解释你们可能听不懂这套连招,对于人形生物而言致命性有多高,那我来解释一下吧。
    首先就是第一招,为什么说第一招命中了,后面几乎百分百命中呢?
    我们来看横掌重击喉结部位的这个部位。
    这个横掌重击并不是说使用掌心或者掌背那一块去击打喉结部位。
    而是将整个手横过来,以手刀的形式砍出去。
    也可以说是手刀斩颈。
    而斩的部位,喉结部位。
    喉结这个部位有多脆弱相信。应该不用我多说,至于不了解这个部位有多脆弱的。
    你就大概摸索着这个喉结所在的那个位置,然后你什么都不用做,只需要用力的去按压自己的喉结部位。
    不要一开始就太用力,而是先摸索的位置,然后用一根手指按着那个位置缓慢的用力,直到你承受不住那个力度之后立刻松开。
    你就知道那个部位被施加部分力量之后是什么感觉了。
    至于为什么让你们缓慢增加力度,是因为每个人的承受力度不一样,所以如果一开始就使用太大的力度用于对自己造成致命伤害,
    而击打喉结部位有以下效果。
    第一是致命部位受到攻击之后,人会在一瞬间失去部分控制能力。
    第二就是那一块是咽喉部位,属于人的呼吸道,受到重击之后压迫呼吸道会导致人的呼吸不畅。
    人一旦呼吸不畅,身体就会出现一些自然反应,比如剧烈咳嗽或者其他反应。
    能够让对方丧失部分抵抗能力。
    第三个就是呼吸道受到压迫,呼吸不畅,致命部位受到重击带给人的身体刺激。
    在那一瞬间,人是无法发出太大声音的,隐蔽性很强。
    然后这一招结束就秒接下一招。
    下一招有两种接法。
    第一种是上勾拳或者上推掌,用拳击或者掌机的方式重击对方下巴,迫使对方头部后仰,进一步拉扯咽喉和呼吸道,加上上勾拳的威力,对方这个时候的嘴是张不开的。
    发不出声音,又接连遭受重击,基本上脑子是处于一个懵逼的状态。
    而如果对方在第一个连招中触发了一系列不良反应,其中就包括伸舌头的话。
    那么紧随而来的上勾拳或者上推掌,在强大力量的击打之下,对方的嘴直接咬在了自己舌头上的话,你们可以想象一下那个感觉。
    这是第一种接法,现在讲第二种,横掌重击天灵盖之后,接掌击天灵盖。
    与第一种接法由下向上的攻击不同,第二种接法是由上到下的攻击。
    这个时候对方处于一种咽喉部位受到重击,会情不自禁的本能去捂住自己的致命部位,同时缓解自己的痛苦。
    而他本身的状态就是一个略微低着头的状态。
    这个时候用手掌或者用拳头大力的击打下去。
    会迫使对方的头再次向下强烈位移,进一步压迫呼吸道和颈椎。
    这个感觉你们可能不懂,你们只需要在自己正常目视前方,或者就是略微低着头的时候,将自己的头向后仰一点,然后非常用力的向前去滴下去,就类似于甩头的那种感觉,由后向前,然后再向下,把自己的头甩下去。
    那一瞬间你们就能体会到一些感觉了,眼前一黑,然后感觉自己那些瞬间的脖子就跟要断了一样。
    不过也请各位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务必不要一开始就用太大力,因为也有可能咬到自己的舌头。
    第二种接法相对第一种接法的致命性和伤害伤力来说,伤害有点低。
    但控制给的更足,在暗杀的情况下,能够让对方在一段时间里都发不出来声音。
    然后就是接下来两种接法同步的接法了。
    在接上勾拳或者掌击天灵盖之后,紧跟双峰贯耳。
    第一下,重击对方的耳朵,强大的压力和力量会让对方的耳膜痛不欲生。
    然后第二下开始连续击打对方太阳穴。
    因为太阳穴那一块是皮肤离骨头最近的地方,同时神经分布非常密集。
    别说连续的重击,就算是在日常打架中有可能并没有太过用力的一拳都有一定危险,致对方死亡。
    所以除非是生死存亡时刻,不然一般人请不要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致命部位进行任何形式上的打击或者触碰。
    连续重击四到五下,基本上人要么晕死过去,要么就歇菜了。
    运气不好的话,一拳过去可能就差不多没了。
    但是为什么还有后面的两个连招呢?
    这就涉及到个人体质问题了,有些人的体质它就是比较强,即便再招收了这些连招之后还拥有一定的反抗和作战能力,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跟上后面的连招。
    只要对方没有倒下,还在站立状态。
    不要犹豫,直拳重击对方面门,直到将对方击倒在地或者打的靠在墙上的时候。
    抓住对方的头发或者头,或者耳朵,猛烈撞击地面或者墙面。
    直到对方彻底失去动静为止。
    后脑勺是一个非常脆弱的地方,虽然拥有着较厚的骨头,但是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好的保护。
    在与坚硬物质的触碰中被施加强大力量的嗯,死不死不知道,反正起码得落个晕死。
    再加上前面的连招,不死也残废。
    这是一套致命性非常强的连招,但是因为第一招的施展条件有点苛刻。
    所以一般用于暗杀或者偷袭。
    同时也可以在受到近身侵害的时候出其不意的反攻。
    招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假设,你是一个正在遭受侵害的人。
    你与对方之间有着力量悬殊,并且逃不掉。
    那么这个时候就不要以反抗为主。
    而是适当的进行反抗,给对方一种你正在想办法逃脱这次侵害的感觉。
    然后伺机停止反抗,给对面一种你认命了的感觉。
    让对方放松一些警惕。
    然后在遭受侵害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好自己,节省自己的体力,同时蓄势待发。
    这个时候,一般人会有所松懈,但是仍然有一定的防备心。
    而且你不能保证自己的出手一定就干脆利落那一击命中,而且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双手可以自由活动。
    所以要给对面一种你已经认命的感觉,然后缓慢的,将手放在对方的肩膀或者头的附近。
    接着找准时机,这个时候使用横掌重击喉结部位是不好施展的。
    而且因为这个动作幅度有点大的原因,也可能对面反应快一点就挡住了。
    这个时候一击不成的,你又被对面拿住了手,那么接下来的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这个时候要学会变招。
    从横掌重击喉结部位,变成掐脖子。
    直接掐住对方的喉咙,然后两个大拇指使劲的往对方喉结部位按压,按压的同时一定要记住两个大拇指不要闲着,要往死里抠。
    不要只是在那按,光按的话,是有几率让对方挣脱的。
    你要有一种手指戳进了一个洞里,然后在那个洞里使劲抠的感觉。
    你就使劲的按着对方的喉结部位,然后一边按,一边往对方咽喉,呼吸道里面死命的去扣他。
    我们都知道人体其实也是非常脆弱的,不要说咽喉这个位置被人用手指戳进很深的地方抠。
    就是换成身上的其他地方,被一根手指戳进大概一两厘米深的地方,使劲的去扣你自己的皮肤,你也会疼的受不了。
    而且咽喉作为一个致命部位,一旦受到攻击,是会引发自己的身体保护机制的。
    只要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大部分人都会遵循身体的第一反应,先想办法去捂住自己的那个部位,减轻痛苦,然后再想办法挣脱。
    但是现实并不是影视剧,被人打的遍体鳞伤,还能跳起来反杀。
    你只要把他的那个咽喉部位扣住了,哪怕只有五秒钟。
    他基本上呼吸就进不来了,但是人体的生命力还是比较顽强的,这个时候对方可能会因为一时喘不上气,力量有所减弱,但是并不是没有威胁。
    对方的身体可能还会有一波爆发器,类似于回光返照一样,在虚弱了一段时间后,会提供一股力量来帮助自己脱险。
    这个时候就一定要按住了,千万不能松手,因为松手了,对方缓过来,你就完了。
    对于自己力量不太自信的人,也可以在掐住对方喉咙,压倒对方的第一时间,想办法让自己整个人跪在对方的身体上。
    膝盖死死压住横膈肌的位置。
    那个地方是没有肋骨保护的,加上对人的呼吸也会提供很重要的作用。
    以膝盖为支点,死死的压住那个地方,将自身的体重全部压在膝盖,然后压迫对方的横膈肌部位,会给对方造成很大的痛苦。
    后面这个初中物理就有的东西,应该不用我过多解释了吧。
    接触面越小压力越强。
    就像一块平面互相接触没什么感觉,但是一根针和一个平面接触,那结果就显而易见了吧?
    如果你整个人跪坐在对方的身上,因为接触面过大的原因,可能对方感觉不到什么压力。
    但是如果你只用两个膝盖为支点去压迫对方的横膈肌,那就相当于将你全身的重量集中在了两个点上面,压在了对方最脆弱的位置。
    对对方造成的压力可想而知。
    但是这一点也也有一处不好,因为只用了两个膝盖作为支点,所以你本人的身形不太稳固。
    如果是自身重心不稳的人,可能都不需要对面反抗,你自己就先歪倒了。
    所以如果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记得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个支撑点。
    在保证两个膝盖的压力情况下,将自己牢牢的锁在一个地方。
    而这个地方就是对方的咽喉。
    重心尽量保持在上半身和自己的手臂,把自己的手臂想象成两条安全带,对方的咽喉部位就是你安全带的锁。
    只要死死的锁住对方的咽喉,保持自己重心的稳固。
    加上一段时间的压迫,在确认对方失去反抗能力之后。
    有条件跑到安全地带的,尽量先跑到安全地带,后续的事情交给别人处理。
    因为对方失去反抗能力,再继续下去。有些东西它界定不是很详细,懂吧。
    如果周围没有安全地带或者是你不熟悉的环境。
    那么请残忍一点,无论用什么方法。
    保证对方百分百丧失行动能力。
    同时一定要保证对方处于一个无威胁的状态。
    而这个状态是通过束缚去完成,还是通过其他的方式去完成,就看周边环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