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惶恐?该惶恐的应该是朕吧?
作者:宅在家里睡大觉   大唐秦公子最新章节     
    传旨太监出去之后。
    李世民这才想起,最初召见李君羡,想要问的事。
    “朕听闻,这两日长安城坊间,多有关于秦县男婚约的流言?”
    李君羡愣了一下,随即便想到刚才鄂国公夫人,与陛下争夺女婿的场景。
    李君羡的后背瞬间便被汗水浸湿了。
    因为这两个版本的婚约以及“爱情故事”,在长安流传甚广,所以李君羡也有耳闻。
    看着李世民那副兴师问罪的模样,李君羡知道自己无论怎么回答,都有可能受罚。
    两权相害取其轻。
    于是,李君羡老老实实回答道:
    “确有此事,因为只是百姓之间茶余饭后的谈资,故而末将并未放在心上。”
    “还请陛下恕罪。”
    出乎李君羡预料的是,李世民听完之后,冷哼一声。
    “以后但凡是关于秦县男的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朕。”
    “喏。”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
    “两件事。一,派人去蓝田调查一下,看看运兵车作坊的匠人,是不是真的生病了。”
    “二,派人去监视高履行、长孙冲还有长孙涣。朕要知道接下来这些天,他们三人的所有动向。”
    “喏,末将告退。”
    等到李君羡出去后,大殿再次陷入了安静。
    李世民抬脚走上玉阶,来到书案前,缓缓落座,右手轻轻敲击着桌面,嘴里喃喃道:
    “这次又是谁想要置他于死地?高履行?长孙冲?长孙涣?还是辅机?”
    “应该不是辅机,若是辅机的话,那小子不可能活下来。”
    正当李世民陷入思索之际,又有一名小太监,手捧着一个信封,跑了进来。
    “陛下,陇右八百里加急。”
    李世民瞥了一眼无舌。
    “呈上来。”
    “喏。”
    无舌说完,快步走到小太监身边,拿过他手里的信封,仔细检查过上面的火漆后,朝小太监摆了摆手,道:
    “下去吧。”
    说完,无舌转身,快步走到了李世民面前。
    “陛下,火漆完好。”
    李世民不用看,也大概猜到里面写的是什么了。
    李世民揉了揉眉心,皱眉道:
    “念。”
    无舌闻言,连忙拆开信封,从里面抽出了李靖送来的奏疏。
    “贞观六年,三月二十六日,西海道行军大总管,臣李靖奏.....”
    李世民靠在椅子上,双眼微眯。
    如他所料,李靖这封奏报内容,果然是秦明遇刺一事。
    当他听到,李靖已经着人,将长孙鹏以及抓获的几名刺客,押解回京时。
    李世民抿了抿嘴唇,最终什么也没说。
    无舌猜到李世民的想法,于是有意停顿了一下。
    见李世民,没有要派人去接应的意思,于是又继续念了起来。
    念着念着,无舌突然瞪大眼睛,似乎是见到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时,李世民也豁然睁眼。
    双目血红的他,一把夺过了无舌手里的奏疏。
    半晌之后。
    李世民狠狠一拍桌子,怒道:
    “居然敢勾结敌国,戕害忠良!”
    “你们这是要逼朕,杀个血流成河啊!”
    说完这话,李世民猛地抬起头,望向无舌,道:
    “出动宫中暗卫,将那些通敌卖国的贼人,给朕揪出来。”
    “朕要将他们碎尸万段!”
    无舌立马躬身,应道:
    “喏。”
    说着,无舌转身便要出去。
    正在这时,李世民抬了一下手臂,说道:
    “等等。”
    “老奴在。”
    李世民转身从龙椅旁的暗格里,取出一枚私印,说道:
    “传朕口谕,命玄甲军统领翟长孙,亲自率领五百玄甲,即可出发往前陇右道。”
    “将蓝田县男秦明,给朕完好无损地接回来。”
    “凡有对秦县男不利者,杀无赦!”
    无舌身子一颤,立马接过私印。
    “喏。老奴这就去玄甲军。”
    转身退出大殿时,无舌那双浑浊的眼睛里,满是震惊之色。
    玄甲军那可是大唐精锐中的精锐,也是大唐唯一一支重甲骑兵。
    素来享有大唐第一战力的美誉。
    而玄甲统领翟长孙,更是能与鄂国公齐名的名将。
    翟长孙亲领五百玄甲,充当护卫。
    上次玄甲军派出这样的阵容,还是陛下前往渭水的时候。
    由此可见,秦明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之重。
    待到无舌出去,大殿内再次陷入了安静。
    .......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间半个时辰过去了。
    太监小东子低着头,迈步走进甘露殿。
    “启禀陛下,河间郡王、申国公、齐国公,殿外求见。”
    闭目沉思的李世民,缓缓睁开眼,淡淡道:
    “让申国公和齐国公先进来。”
    “喏。”
    半晌之后。
    申国公高士廉和齐国公长孙无忌,联袂走进大殿,躬身拜道:
    “老臣高士廉(臣长孙无忌),参见陛下。”
    李世民扫了一眼两人,淡淡道:
    “平身。”
    “谢陛下。”
    两人起身后,高士廉作为长孙无忌的长辈,率先开口问道:
    “这么晚陛下召见老臣,不知道所为何事?”
    李世民将手上的奏报,递给太监小东子。
    “拿给两位国公看看。”
    “喏。”
    小东子双手捧过奏报,缓步走下玉阶,神色恭敬地递到高士廉手上。
    高士廉一脸疑惑地打开奏报。
    一旁的长孙无忌,也好奇地走到跟前,踮着脚,查看奏报内容。
    两人眼神快速地在奏报上扫过。
    不消片刻。
    两人的瞳孔便微微一缩。
    高士廉抬起头,神情激动地说道:
    “陛下,犬子的命,都是秦县男救回来的,他怎么可能去谋害秦县男呢!”
    “犬子定是遭了奸人陷害!还请陛下明鉴。”
    长孙无忌同样抬头望着李世民,声音颤抖道:
    “陛下,臣那远方侄子,秉性纯良,定然不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
    “还请陛下明鉴啊!”
    李世民冷笑了一声,说道:
    “那两位卿家,你们倒是告诉朕,军中那么多将士,为何刺客皆出自你们两家子弟,统领的折冲府?”
    “这些刺客,若只是普通士卒倒也罢了,偏偏不是长孙鹏的亲卫,就是高履行的亲卫统领。”
    说到这里,李世民狠狠一拍桌子,双指并拢指着两人,怒道:
    “两位卿家扪心自问,若说这事与你们两家子弟无关,你们自己信吗?”
    “这满朝文武能信吗?”
    高士廉和长孙无忌连忙躬身拜道:
    “微臣惶恐。”
    李世民闻言,冷笑道:
    “惶恐?该惶恐的应该是朕吧?”
    “若非,他们此时都不在长安,朕倒是很想当面问问他们。”
    “他们还只是都尉,就敢派人暗杀朕的女婿。往后他们成了将军,是不是就敢领兵,进宫行刺朕啊!”
    高士廉和长孙无忌闻言脸色大变。
    两人噗通两声,跪倒在地,叩首道:
    “老臣(微臣)有罪,请陛下息怒。”
    李世民刚要抬手让两人起来,接着大殿内又传来一声。
    噗....噗通。
    接着,宫女月婵那尖锐且带着哭腔的嗓音,瞬间划破了殿内的寂静。
    “娘娘,娘娘。”
    “陛下,娘娘吐血,昏倒了。”
    李世民、高士廉、长孙无忌,身躯猛地一震,纷纷转头望向了声音来源。
    当他们看到倒在一片鲜红中的长孙无垢时,三人顿时目眦欲裂。
    李世民有些慌乱地站起身,一边朝长孙无垢奔跑,一边朝太监、宫女喊道:
    “快传太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