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以讹传讹
作者:草根废话连篇   工厂大海王最新章节     
    原来呀,那天杨硕和阿文回来后,聊天时,就有人问起了杨铭。
    杨硕大嘴巴张口就说:“他现在生意做得大呀!年销售额三百万,利润近百万,另外还有两个淘宝店也是不少赚。”
    仅仅是这一句话就引起了全村人的轰动,都说杨铭这孩子出息了也不把村里人带出去,哪怕是跟着喝点汤也可以呀!
    事后,杨硕眼看着事情闹大了,一个劲的解释也没人信。
    这不,今天有人看到杨铭回来,马上就有人找到了储干杨俊,要他来找杨铭说说好话,让节后把自家孩子也带出去见见世面。
    身为未来的村长,杨俊实在推脱不过,刚好他也想来见见杨铭,于是,就来了。
    杨铭听了这话,也是无语,用脚想也能知道是杨硕说出去的。
    “杨俊,这话你也信呀?”
    “我是不信,但也相信这事绝非空穴来风,总是赚了不少钱才有人这么说的。”杨硕吐了一口烟说道。
    “哈哈哈,想不到你也这么认为。”
    “杨铭,你看看咱们村,全村三百一十二户,有两层楼房的才五十几户,有平房的一百多户,土坯房还有一百多户,这都二十一世纪了,居然还有这么多人住不上两层的楼房。再看看适婚男青年,全村六十多个找不到对象,其中有二十多个已经是大龄剩男了,再这样下去,咱们村恐怕就要更名了。”杨俊讲得慷慨激昂。
    “就因为这样就得更名?”
    “那可不?到时候全村都是光棍,那不得被别人笑话成光棍村?”
    “哈哈哈……你认为我能够改变?”杨铭捧腹大笑。
    “我觉得能。”
    “你是未来的村长,这该你操心的事好吧?”
    “我操心了呀!我一直在操心,但是,没有钱,一切都是徒劳啊!”
    “你有什么想法?”
    “我得让杨家塆村脱贫,让他们先把房子盖起来,哪家姑娘愿意嫁进一个一到夏天就像蒸笼一样的平房人家去呀?”
    “这……怎样才能脱贫呢?”
    “这不是来请教你了吗?你在外面也混了两三年了,快把你的经验跟我分享一下。”杨俊满脸期待地看着杨铭。
    “我是有一点经验,但是不适合在农村发展呀!不过,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快说。”
    “你急什么?我还得去问一下我爷爷。”
    “啊?难不成你爷爷有想法?”
    “走,你随我一起去看看再说。”
    再次来到那间土坯房前,两位老人在门口晒太阳,边上的一条花狗看到杨铭后,嗷嗷嗷的叫个不停。
    “爷爷,奶奶!”
    杨老爷子训斥狗子一声后,笑哈哈地和杨铭打招呼,中气十足。
    “那个娃娃没跟着你回来吗?”
    白内障奶奶盯着杨俊看了好一会儿,才发现边上的是杨俊。
    “奶奶,人家也要陪家里人过年的。”
    “哦。”
    一番简单寒暄后,杨铭就往后门走。
    厨房已经搬到堂屋里来了,原来的土灶变成了一个小柴火灶和一张条桌,这张条桌是杨铭家今年刚换下来的。
    在靠近墙壁的地方,有三袋饲料搁在两条长板凳上面。
    杨铭继续往前走,就看见原来的厨房变成了猪圈,里面养着三头半大的猪,再看原来的猪圈,里面养着四头小猪仔正在吃食。
    “爷爷,养了七头呀?”
    杨铭正准备转身问爷爷,就看到爷爷跟在后面,脸上的笑容看起来像极了盛开的菊花。
    “爷爷,你快给我说说,赚了多少钱?”
    “过完年,我就去抓了三头小猪,喂到热天的时候,猪价大涨,刚好猪也有二三百斤了,然后我就卖了。核算了一下成本,三头猪居然赚了一千六百块。”
    这个利润比李大宝的利润要高一点,夏天的时候,李大宝去东莞玩了一段时间,他走后,舒静蕾就把这个事情详细的跟杨铭说了。
    “然后呢?”杨铭问道。
    “然后我就又去抓了四头回来,前一阵子才刚卖出去,这四头是前几天刚抓回来的,还有这三头半大的是卖了谷后抓回来的。”
    “今年卖出去多少头呀?”
    杨铭都听糊涂了,一会儿买回来,一会儿卖出去,也不知道卖了几茬。
    “今年卖了两批,一共七头,”老爷子以为孙子要分红,又说道,“卖的那两批猪一共赚了三千多,然后还剩下这七头猪仔和一千八百多块钱。这个钱恐怕没有办法分给你了,这饲料吃得快呀!”
    杨铭拿出盖珍烟,给爷爷递了一根,又给杨俊递了一根,然后给自己点燃一根。
    “你们来前面晒太阳,后面臭。”奶奶又搬了两把椅子到门口。
    “好,奶奶,”杨铭应了一声,“爷爷,我们到前面坐着说。”
    三个人坐到前面后,奶奶又拿出马蹄和刀来,让他们边吃边说。
    “爷爷,一头猪从买猪仔到卖出去,一共要多少本钱,这个您有没有算过细账呀?”
    “我不知道什么粗账细账,热天卖的价格好,一头赚五百多,腊月价格差一点,一头赚四百多。”
    “哦,那您知不知道多少斤饲料可以长一斤猪呀?”
    “这个知道,三斤多。”
    “哈哈,爷爷,这个就是细账,这个对养猪来说,很重要。别人科学养猪的,就是三斤饲料一斤猪,超过这个利润就……”
    显然老人不知道这个,杨铭给科普了一下。
    养猪主要成本是饲料和仔猪,如果自己养母猪,利润还会再高一点。但是,母猪需要买好品种的,成本也相对较高,这个一般家庭养不起。
    “杨俊,怎么样?”杨铭问道。
    “可以呀,一头猪差不多可以赚五百块钱,比种一亩田要赚的多。”
    目前,杨家塆人均也就一亩多田地,如果光靠田地的收入,一户一年也就两千块钱左右。因此,只要是有能力的,都是在农忙的时候种田,农闲的时候去给盖房子的小工地做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