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老佛爷是人中龙凤
作者:农家三少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最新章节     
    慈禧皇太后一听李莲英没有听懂她的话,就又说:
    “哀家认为,这船美中不足的是形式太旧了,如果能够改成轮船式样,在湖中能够自由游动,那就太好了。”
    李莲英一听,心想,哎呦,我的老佛爷,您说得多轻巧,那谈何容易!那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动动手就可以完成,那可需要许多银子的,奴才去哪儿找这么多的银子啊!
    孙毓汶见李莲英不说话,他赶紧抢着说了一句:
    “老佛爷的想法非常好,真的不错。如果能让这船动起来,多好啊!臣从前由上海取道天津时,曾经坐过那轮船,那轮船甚是精巧灵快。如果这清漪园的昆明湖中,也有这样一艘船,那该多好啊。”
    孙毓汶的话,一下子使慈禧皇太后想起了李莲英给她讲过的天津检阅海军的事,听说那船儿跑得贼快。
    她现在多么想立刻就能坐上船,在湖中畅游一番,那该多好!
    可是,现实是现在昆明湖里根本没有那种船,慈禧皇太后不无遗憾地说:
    “孙大人,那船恐怕在这湖中容不下。”
    孙毓汶看着慈禧皇太后眼里复杂的表情,就知道她心里想什么了。
    孙毓汶赶紧讨好地说:
    “老佛爷,这船也有大小之分,臣见过一种船,船体不大,小巧玲珑,但在湖中游起来,速度却快得惊人,洋人叫它为汽艇。”
    “确有这种船吗,哀家不相信。”
    孙毓汶见慈禧皇太后一脸的疑惑,就赶紧打包票说:
    “老佛爷,确实有这种船,臣可以向老佛爷打包票,绝不骗老佛爷。”
    慈禧皇太后看着孙毓汶一脸认真的样子,相信了他的话。
    不过,现在她不好直接说出来,等她游览完颐和园,她让李莲英去办这件事,准能办成的。
    慈禧皇太后就换了个话题,说:
    “小李子,哀家听说当年乾隆爷还亲自御笔题写过‘石舫记’,你听说过吗?”
    李莲英见慈禧皇太后问他,赶紧说:
    “老佛爷,奴才听说过,它是这么回事,当年乾隆爷为了勉励他励精图治,效仿唐代魏征,谏言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训,题写石舫记的。”
    孙毓汶暗想,这个李莲英懂的还真不少。
    他哪里知道,李莲英为了讨好慈禧皇太后,背后下过的功夫不少。
    慈禧皇太后听了李莲英的话,说:
    “小李子,这你也知道,了不起。”
    “乾隆爷可是个明君,老佛爷就像乾隆爷一样,对咱大清江山也是殚精竭虑,励精图治,付出的不少啊!”
    李莲英的一番恭维话,又说到了慈禧皇太后的心坎坎上。
    慈禧皇太后趁机借题发挥,在赞扬乾隆爷的时候,无形中表扬和赞美自己。
    她感慨道:
    “乾隆爷确实是个明君,他虚心纳谏,励精图治,为咱大清的鼎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不然怎么会有‘康乾盛世’的说法。”
    “是啊,现在老佛爷,您就像乾隆爷一样,为大清江山的繁荣昌盛,殚精竭虑,努力付出着。”
    听了李莲英的话,慈禧皇太后越加觉得她对大清江山付出的太多了,她应该为自己考虑一下了,现在趁她身体还健康,能走得动,她要多享受享受快乐的生活。
    “小李子,现在咱们再去哪儿?”
    “老佛爷,有风桥,玉带桥两处风景不错,不知道老佛爷愿不愿意去看看?”
    “好,小李,就去这两个地方看看。”
    李莲英立即传把慈禧皇太后的口谕传下去,很快,便有四五艘船直奔石舫而来。
    其中一船,是专为慈禧皇太后准备的,船长约六丈,船舱装饰的富丽堂皇,两边的大玻璃上,都用黄纱帘遮挡着,船头上摆放着一个九龙宝座,船头上挂着一面黄龙旗,龙旗迎风招展。
    慈禧皇太后在李莲英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上了这艘船。
    等慈禧皇太后坐稳后,李莲英高喊一声:
    “开船啦!”
    但见所有的船只一起摇动,如离弦之箭,驶离开石舫,直奔有风桥,玉带桥而去。
    昆明湖岸边,杨柳依依,绿荫遮天,湖中荷花绽放,香气袭人。
    慈禧皇太后坐在船头,心旷神怡,精神抖擞,神采奕奕。
    大约行驶了半个多时辰,船抵达了有风桥,此时已经暮色苍茫,慈禧皇太后没有下船,只是坐在船上,观望了一阵子有风桥。
    然后传旨,直奔玉带桥而去。
    玉带桥是西堤上唯一的一座高拱石桥,它是当年乾隆皇帝乘船从昆明湖到玉泉山的唯一通道。
    桥身为汉白玉和青石砌成,桥栏上雕塑着云中飞鹤,精美生动。
    整个石桥犹如一条玉带,横跨在水面上,石桥与水中倒映,构成一轮圆圆的明月,煞是好看。
    此刻正是晚霞漫天的时候,玉带桥在晚霞的映照下,宛若一道彩虹,飞浮在水面上,显得愈加婀娜多姿,分外妖娆。
    慈禧皇太后下得船来,上了台阶,迎面一帘子映入眼帘,上面题写着:
    螺黛一痕,半铺明月镜;
    虹光白尺,横映水晶帘。
    慈禧皇太后一边看着,一边把它大声地朗诵出来。
    朗诵完后,还身不由己地赞叹道:
    “写得真好,妙极了。”
    李莲英不知道这是谁题写的,就好奇地问慈禧皇太后:
    “老佛爷,这是谁题写的?”
    “小李子,看来颐和园里也有你不知道的。”
    慈禧皇太后戏谑地说:
    “回老佛爷的话,奴才只是个一知半解的人,老佛爷才是才华横溢,博学多才,知识渊博的人,奴才哪敢跟老佛爷相比。”
    “小李子,哀家告诉你,这是乾隆爷写的。除了乾隆爷,再还有谁能够写出如此精美的诗句来。”
    慈禧皇太后显出有学问的样子,对李莲英说。
    李莲英当然还得不时机地恭维一下慈禧皇太后。
    “乾隆爷确实了不得,不过,依奴才看,老佛爷也是人中龙凤,马中良驹,无人可及。”
    慈禧皇太后听了李莲英的奉承话,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她嗔怪地责李莲英说:
    “小李子,就你贫嘴,知道说哀家的好话,恭维哀家。”
    “老佛爷,奴才不是恭维您,您确实厉害。”
    “好了吧,就你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