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常道观
作者:夜不话鬼   相师异闻录最新章节     
    入夜,汪清一在房间内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披上了一件大褂坐在窗边拿起银烟枪吧嗒吧嗒的抽起烟来。

    手上试图掐算这什么,可是没等一会儿,就开始头昏目眩,术法也难以为继。

    汪清一实在是没辙了,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心中十分的忐忑,终于还是忍不住拨通了程天赐的电话:

    “程师叔,你睡了吗?”

    “小汪,这么晚还没睡,有什么事吗?”

    程天赐本来已经准备休息,接到汪清一的电话略微有些惊讶。

    “程师叔,我心里有些慌,想和你聊聊……”

    汪清一想了想,如实的说着。

    “那你就来我房间吧,呵呵,你一向稳重,没想到也有心慌的时候,过来吧,有什么话见面说。”

    程天赐捋了捋胡子,轻笑了一声。

    汪清一整理了一下衣服,拿着银烟枪便去了程天赐的房间,看着自己这个相处了多年的师叔,汪清一一时间心里五味杂陈:

    “程师叔,我,我心里很乱,很慌……”

    “呵呵,小汪,你各方面都很好,就是太仪仗你们麻衣神算一脉的相术,卜术了,

    一旦不能窥得先机,心里总是不能安稳,这一次也当是一次历练,凡事不能未卜先知才是生活的乐趣。”

    程天赐淡淡的说着,眼神中满是关怀的神色。

    汪清一皱了皱眉头,犹豫了一下,严肃的说着:

    “师叔,道理我都懂,就是宽慰自己,有些难,没来沈阳之前,我曾经推算过天机,

    我窥得老一辈仙师的生死劫快到了,然后没过多长时间,竟然迎来了正邪大战的大劫,所以……”

    “所以前一段时间,你才从东北的各个山区搜罗灵药送给我们这些老家伙。”

    程天赐捋了捋胡子,面上却是一片淡然。

    汪清一点了点头,慎重道:

    “师叔,生死劫非同小可,虽然不是死劫,并非无法可解,可是哪怕是道法通玄,一不小心也会陨落的危险。

    正因如此,我才不顾一切的日夜推算,也许是天意,在我开启先天演算之境时,劣徒义子突然打乱了我,时我的精神力受损,不能帮你们顺利度过生死劫,

    我隐隐有了些不好的感觉,心里很慌,很乱。”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有什么好纠结的,修道一世,虽然希望长生不死,但是那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谁都有那么一天,活着的时候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想做的事,无愧于心就好。

    大丈夫坦坦荡荡,当年第一次正邪大战,多少英烈抛头颅洒热血,

    我师傅,上一代火德堂堂主曾经对我说过,能够有一个战场让我等玄修拼死一战,是不幸,也是幸。

    比起在山洞里面坐化,我其实也是像我的恩师一样,宁愿轰轰烈烈的死去。

    呵呵,当然,生死劫嘛,也不是一定就会死不是。

    心放宽些,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程天赐捋了捋胡子,洒脱的说着。

    汪清一拿起银烟枪,叹了一口气又放了下来:

    “师叔,东北道协不能没有你,您多加小心,切莫大意,我总觉得这一次西北之行没有咱们想的那么简单。”

    “别自己吓唬自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不用担心我,倒是你手下的那两个孩子,清水和疯丫头报仇心切,容易惹事端,你多在意一些。”

    程天赐皱了皱眉毛。

    汪清一揉了揉眉头,说道:

    “这两个家伙我得亲自看着,不然十之八九这两个人得出大乱子。”

    “嗯,也好,早点休息吧,明天青城山盛会,二代弟子里面,红莲寡言少语,关震粗心大意,还需要你挑大梁,好好准备吧。”

    程天赐拍了拍汪清一的肩膀,开始下逐客令了。

    “放心,师叔,那您也早点休息。”

    说罢,汪清一退出了程天赐的房间,

    关上了房门之后,程天赐微微皱了皱眉头,轻叹:

    “臭小子,自己睡不好也搅的别人也睡不好!

    生死劫嘛,唉……”

    程天赐漠然的转过身,从行李箱中掏出一个小巧的锦盒,从中拿出一粒金黄色的丹药,面色凝重的把它放在肚脐上,用腰带轻轻缠好。

    “希望不会用到这个东西吧……”

    第二天一早,程天赐穿着大红色的火云道袍,一头长发简单的束在脑后,腰间挂着一块赤金色,刻着一个甲骨文火字的腰牌,一脸严肃的现在队伍的最前面。

    身边是穿着宝蓝色的真丝道袍,带着八角道冠的毕福建。

    身后火德堂其余四位道人人手一杆大旗,一脸淡然的跟在程天赐身后。

    在后边,就是汪清一,红莲,关震带领的两大分会的弟子,除了三位代字有着特别的制式道袍,

    东北道教分会弟子统一着淡红色道服,西北道教分会弟子统一着浅蓝色道服。

    程天赐和毕福建看了看身后列队整齐的二代弟子,十分满意的笑了笑,二人对视一眼,点了点头,齐声道:

    “上山!”

    两队人浩浩荡荡的的往青城山上常道观方向走去。

    青城山不愧是道家仙山,山林葱郁,雾气朦胧,此时青城山已然封山,不接待游客,只接待参加青城盛会的玄学中人,

    一路上各门各派的道门中人往来不决,程天赐与毕福建客气的和偶遇的同道中人打着招呼,没过多长时间,就来到了青城山上第一道门,常道观。

    这常道观,现在属于天师道一脉,原址为黄帝祠,东汉时张道陵曾在此修行,被奉为天师道的创始人,故称天师洞,是这青城山上大大小小道门的核心,亦是青城山第一道门。

    远远望去,常道观的山门在高高的陡坎上,左侧有青龙殿,右侧是白虎殿。

    山门正中悬“古常道观”金匾,一条长长的石级将人们引向幽静深远的宫内。

    而本次道门议事之地就定在青城山常道观,三清殿。

    一入山门,就有隶属常道观的诸多小道童夹道欢迎,

    程天赐和毕福建带着弟子们前往议事大殿,一路上,毕福建和程天赐唏嘘不已,越是参观,越能让他们认清一个事实。

    那就是道门虽然式微,但是底蕴远非道教协会可比。

    “老程,这常道观比之你太清宫如何?”

    毕福建轻声问道。

    “这是祖地,自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走吧,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只是来助拳而已。”

    程天赐沉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