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特务团成立,一个营12门炮!
作者:穷玩战术富玩火力   我在亮剑杀敌爆装备最新章节     
    杨远山带着警卫班的战士,骑着边三轮,“突突突”地赶回了栖霞镇。
    这次,他直接让张小河开车,自己坐在挎斗里,享受起了领导待遇。
    ——团长,大小算个领导吧?
    ……
    不过坐摩托车的体验,实际上并没有让杨远山这个穿越前坐惯了汽车的家伙感觉有多爽,毕竟——
    山路全是土,他坐在没有遮挡的挎斗里,早特么成了个泥人。
    这体验,属实一言难尽!
    一回到栖霞镇,杨远山顾不上别的,急匆匆地在院子里的水井里打了一盆水,洗了洗脸。
    这才感觉舒坦了些,随后就安排人,召集连长们来开会。
    “营长,你回来了?
    是不是又要打仗了,可不能忘了俺们连啊!”
    人高腿长的魏大勇第一个闯进来,大大咧咧地问。
    杨远山见其他人还没到,面无表情地回一句:
    “稍安勿躁。”
    然后就低头喝水了。
    见他这模样,魏大勇顿时有点懵,忍不住挠了挠头,坐到了炕边。
    不一会儿,周宪培、韩阳、何云福等特务营的连长们都来了。
    见了杨远山,自然也关切地询问,是不是团里有什么任务了。
    杨远山见人都到齐了,当即朗声道:
    “同志们,这次团长让我去团部,是因为上级调整了晋西北地区的部署。”
    “什么?
    调整部署?
    难道我们又要转移了?”
    韩阳惊讶地问。
    除了他以外,其他人的脸色也都不好看。
    虽然对我军来说,转移是最最最最平常的事,但特务营自从落脚到栖霞镇以来,已经过了好几个月的安稳日子了,大家自然都舍不得这么突然地放弃这块根据地。
    毕竟,根据地代表着每次打完仗,可以有安全的地方休整、有粮食供应、有医疗保障、有兵员补充……
    “不是转移。
    是上级为了加强晋西北地区的我军力量,命令在这里成立晋西北军分区,由团长担任军分区司令员,赵政委担任军分区政委。”
    杨远山揭开谜底。
    “哦,是这样啊!
    太好了,看上级的意思,咱们是要在这里扎根了啊!”
    大家伙顿时轻松了。
    不转移,栖霞镇这块宝地,就还能为特务营提供粮食、物资、兵员,方便特务营每一战后,都能快速地恢复实力,迎接下一场战斗。
    “营长,既然成立军分区,那部队是不是也有调整?
    难道就靠咱们独立团一个团撑起这个军分区吗?”
    周宪培好奇地问。
    “一个团哪够啊!
    整个晋西北军分区的主力部队是四个团——独立团、新一团、新二团,以及我们特务团!”
    杨远山解释。
    “什么?特务团?”
    在场众人都有点懵。
    随后韩阳反应了过来,连忙道:
    “营长,你升团长了?”
    “不错。
    我们特务营从独立团拆分出来,成为军分区特务团,我担任团长,老周担任政委。
    这是任命书。”
    杨远山点头。
    随后从怀里掏出一封李云龙和赵刚签字的任命书递给旁边的周宪培。
    当团长的兴奋,之前已在六岭关释放过了,此刻他沉稳如水。
    魏大勇嘿嘿一笑,兴奋地道:
    “好啊!
    营长你当团长了,那俺是不是也能当个营长?”
    他这话顿时提醒了众人。
    特务营升格,那众人之中,岂不是最少要诞生三个营长?
    刹那间,大家伙的眼睛都盯在杨远山脸上,心里“砰砰砰”直跳。
    虽然大家都不是为了当官来参军的,但职位的提升,代表着上级的认可和自己掌握力量的扩大,谁又能拒绝呢?
    都是当兵之人,谁不想一声令下,万炮齐发,打得小鬼子落花流水?
    那场面,想想都爽!
    谁知杨远山却兜头给魏大勇浇了一盆冷水:
    “和尚,伱打仗喜欢自己往上冲的毛病不改,你这个连长就当到头了。
    还营长!
    让你写战后总结,你写得了吗?”
    闻听这话,在场众人都哈哈大笑。
    魏大勇倒也不生气,挠着头憨笑道:
    “俺的手哪能拿笔杆子啊,俺还是当俺的特战连连长好了。”
    ……
    知道大家伙都想问清楚,自己准备怎么把特务营扩编为特务团,杨远山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对周宪培道:
    “老周,我在六岭关和司令员、政委也商量过了,我们特务团,要编成6个营,其中3个主力步兵营,1个炮兵营,1个高射炮营,1个辎重营。
    这6个营长的位置,你有什么想法?”
    周宪培是特务团的政委,在人事任命问题上,他有决定性的权力,杨远山必须尊重他的意见。
    此刻,周宪培已经看完了手里的任命书,将其郑重地收好,随后摆了摆手道:
    “团长,你不是经常说咱们的干部要能者上,庸者下吗?
    这几个营长的位置,应该大家伙都有数啊,你直接任命就行了。”
    “哈哈,这倒也是。”
    杨远山微微一笑。
    随后道:
    “那我就直接说了。
    同志们如果有意见,可以提出来。
    当营长,不是升官发财,而是身上的责任扩大。
    你的每一道军令,都关系着任务能否完成,关系着有多少战士将面临牺牲!
    大家明白吗?”
    杨远山这话,说得韩阳等人心中一凛。
    他们都意识到,等特务团扩编完成,大概率杨远山会把他们放出去,单独执行作战任务,到时候营长的责任将变得无比重大。
    眼见着杨远山还在等他们的回答,当即立正应答。
    “明白!”
    杨远山从他们的声音里,听出来他们都理解了自己的话,这才继续道:
    “韩阳担任团参谋长兼任一营营长,大家伙有意见吗?”
    既然副团长旅长另外派人来了,杨远山就学李云龙,给韩阳弄了个团参谋长的位置,也算是让他跟副团长平起平坐。
    韩阳的能力,在场众人自然都没有疑问,而且他也一直担任副营长,现在变成一营长,完全理所当然,因此全都点头如捣蒜:
    “没有意见!”
    “俺看中!”
    ……
    “韩阳,你有问题吗?”
    “没有!
    我一定带好一营。”
    韩阳立正敬礼。
    他知道,自己应该有一个营长的位置,可没想到杨远山居然还给他安了个团参谋长。
    这下子,相比其他营长,他还是高了半级,自然没办法不满意。
    杨远山继续说:
    “何云福担任二营长。”
    这又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安排,在场也没人反对。
    随即就对杨远山接下来的话,十分期待了起来。
    毕竟韩阳和何云福的位置,几乎说无可争议,没什么惊喜。
    而第三个步兵营长,才是有悬念的。
    ……
    “王全发,你担任三营长。”
    杨远山点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名字。
    不只是众人意外,王全发自己也很意外,连忙站出来,谦让道:
    “团长,我能力有限,当个连长都已经十分勉强了。
    又只有一条胳膊,别说跟小鬼子拼刺刀不行了,就是带队冲锋也差远了啊。
    还是让其他同志来当吧!”
    对于他的谦让,杨远山不置可否,而是扭头问众人:
    “同志们觉得呢?”
    王全发最大的竞争对手,三连长李大河站出来道:
    “团长,我觉得老王可以!
    之前黄岭村战斗,老王的表现比我强!
    这次老王又以不到五十人的伤亡,消灭了兴亚蝗军3000多号二鬼子,俘虏了中将司令官武井英。
    换我来,做不到他这么漂亮!”
    被李大河这么夸奖,王全发顿时有点不好意思。
    连忙道:
    “老李,你更适合当这个营长!”
    “老王,你更适合!”
    李大河态度很坚定。
    ……
    杨远山见他们俩居然推让起来了,不禁十分无语,连忙伸手示意他们停下,而后问周宪培:
    “老周,你觉得呢?”
    周宪培知道,杨远山这是把三营长的决定权交给了自己,不禁有些紧张,略一沉思,就开口道:
    “团长,我也觉得王全发同志更适合。
    营长不应该继续带人去冲锋、白刃战,而是应该坐镇后方指挥。
    王全发同志虽然独臂,但沉着冷静,胆大心细,具备当一个好营长的潜力。”
    王全发闻言,不禁有些感动。
    他跟周宪培这个教导员,一直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没想到现在对方居然会认可自己。
    杨远山闻听周宪培的话,顿时满意地点点头,介绍道:
    “哈哈哈,老周,你说的不错。
    我也觉得全发最大的优点就是沉着冷静。
    你应该也听说过,当初在总部野战医院,有十几名伤兵,竟敢去阻击小鬼子山崎大队。
    领头的,就是全发。”
    杨远山笑着,把王全发的光辉事迹叙说了一番。
    这事,周宪培听说过,但并不知道这些细节,此刻闻言,不仅对王全发愈发肃然起敬。
    而何云福和赵铁头,更是没听过这件事,现在不禁对眼前这个独臂的家伙肃然起敬。
    军中最敬英雄,王全发的行径,称得上“英雄”二字!
    王全发被杨远山的吹嘘和众人敬佩的眼神闹得很不好意思,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
    但面上,却难免涨红了,心情也激荡不已。
    ……
    三营长任命王全发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接下来,杨远山又道:
    “主力步兵营,我计划的编制是3个主力步兵连加一个炮兵连,每连350人,另外就是营部直属的警卫、通讯、侦察、卫生等部队了,这样每营满编1500人左右!”
    “什么?1500人?”
    在场众人都被震撼了。
    这一个营,甚至比我军的很多主力团也不差了。
    比如孔捷的新二团,现在约莫也就1500人左右。
    而全团6个营,那岂不是要上万人了?
    这……过于离谱吧?
    “团长,这是不是太多了?
    不如每营2个步兵连加一个炮兵连,1000人?”
    周宪培建议。
    “不,就要这么多。
    司令员现在给我们团的防区扩大到整个河源县西面,甚至要南下兼顾寿县一带,兵力不够可不行。”
    杨远山态度十分坚决。
    见他态度坚定,周宪培也只好点了点头。
    “好吧。
    但是每个营3个步兵连的话,我们现在没有这么多步兵连吧?”
    每营需要填进去3个步兵连,3个就是9个连,可现在的特务团,算上警卫连也才5个步兵连,根本不够分。
    “一连三连归一营,另外再自己招一个连的新兵;
    二连、四连归二营,另招一个连的新兵;
    警卫连留下1个警卫排当做种子,其他人全都划入三营,另外工兵连也划入三营,剩下的人,就自己招新兵解决。”
    杨远山干脆利落地道。
    闻听这个安排,韩阳和何云福倒是十分满意,而王全发就感觉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了。
    他的三营,肉眼看起来,战斗力是最弱的啊!
    韩阳问道:
    “团长,你说每个营要编一个炮兵连,那这炮兵是从炮兵营划给我们一些吗?”
    “嘿嘿,你想多了。
    你们每个步兵连之前不就有炮兵排吗?
    抽出来组成炮兵连。”
    杨远山无情地砸碎了韩阳的幻想。
    王全发连忙道:
    “团长,之前警卫连没有炮兵排。”
    “嗯,那就从炮兵一连抽一个排给你们。”
    杨远山随口回答。
    这下子,王全发顿时有点惊喜。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啊,虽然自己三营步兵弱了点,但是炮兵强一些,也勉勉强强过得去了。
    “那我们炮兵连的装备呢?”
    何云福问道。
    “10门九二式步兵炮10门,2门晋造82毫米迫击炮。”
    杨远山毫不犹豫地回答。
    闻听每个营都有12门火炮,众人都有点麻了,这也太强了!
    一个营妥妥地吊打很多主力团啊!
    然而他们的震惊还没完,杨远山又道:
    “另外,你们可以在每个步兵连里,再配上2门60迫击炮,或者一两门九二式步兵炮,作为小规模战斗的支援近距离支援火力,这个你们自己确定就可以。
    有问题吗?”
    炮多到用不完,就是这么任性。
    “没问题!”
    韩阳、何云福和王全发三人齐声大喝。
    “那步兵营的编制和装备,你们还有问题吗?”
    杨远山喝了口水,让他们消化了一下,问道。
    何云福当即建议:
    “团长,之前每个步兵连的机枪排只有6挺重机枪,我觉得在面对小鬼子一个大队的时候,还是不太够,是不是可以多编制几挺?
    反正我们一个排有50人。”
    杨远山闻言,点了点头,盘算道:
    “嗯,按一个机枪组2名机枪手、3名弹药手算,50人,可以编10挺重机枪。
    不过考虑到还得有骡马或者自行车驮运,还是编制8挺重机枪吧,你们觉得呢?”
    “嗯,我觉得可以。”
    何云福回答。
    而韩阳和王全发也点了点头,赞同这个决定。
    这么一番调整,特务团一个主力营的实力,直接对标小鬼子一个大队,甚至火力还要碾压他们,简直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