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7章 帮法国人造阵风?
作者:十月廿二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章节     
    在关于流形学习的算法开发工作告一段落之后,常浩南几乎在同一时间收到了两条消息。
    第一条,来自大洋彼岸的新泽西州。
    《数学年刊》的审稿结果出来了――
    无需修改,直接发表。
    按照审稿意见的说法,尽管论文在书写习惯和用词等方面仍然有一定提升空间,但相比于其内容可能对微分几何,乃至整个数学界所产生的影响而言,不应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这些无意义的细节上。
    因此,编辑部决定将这篇论文插队刊载在下一期,也就是1999年第12期的数学年刊上,并将其作为当期杂志的封底。
    最终的结果,属于意料之中。
    不过,能如此顺利,以至于连小修都不需要,倒也算是个惊喜了。
    毕竟这还是他两辈子以来第一次涉足理论数学领域。
    当然,收到这封信邮件只意味着论文被接收。
    这个年代还没有什么网络发表或者提前见刊之类的花样,想要看到论文,就只能等到11月杂志正式出版。
    也就是数学年刊还算紧跟时代,会同步发行电子版。
    如果搁在以前,或者其他期刊,那还得等实体书漂洋过海邮寄过来。
    所以,这篇文章造成的影响,应该还要再等一阶段才能表现出来。
    只不过,常浩南这个名字,显然已经因为这篇文章而在数学界混出了一些地位。
    因为,跟审稿结果一起发过来的,还有一封署名为数学年刊编辑部高级编辑米凯尔拉格斯泰特的邀请函。
    邀请常浩南去普林斯顿参加1999年12月末举行的一场数学年会。
    普林斯顿大学在数学界的地位自然不必多提,而能被数学年刊编辑部邀请,更是可以被当做一种殊荣。
    不过么……
    如果常浩南只是个单纯的数学家,那去长长世面倒也未尝不可。
    毕竟,华人数学家虽然不少,但华夏国籍、并在华夏研究机构做出成就来的数学家,已经有些年头没出现过了。
    但常浩南的身份毕竟复杂且特殊。
    哪怕在国内出行,都得提前制订行程和安保规划。
    如无必要,出国是不可能出国的。
    不过,常浩南倒也没回信拒绝。
    数学界嘛,怪人还是不少的。
    他不回邮件也不去参会,很有可能会被当成佩雷尔曼那样的古怪奇才。
    但要是直球拒绝,反而会搞得比较僵。
    数学年刊和普林斯顿的面子,总归还是要给一点。
    至于第二件,就是之前常浩南委派章亮平去办的事情,已经有结果了。
    ……
    集团会议室里。
    包括常浩南在内的七名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在会议桌两边坐定。
    自从航空动力集团自从正式成立以后,这还是第一次如此阵容齐整地开会。
    “同志们。”
    坐在首位的朱霖育率先开口:
    “这次召集大家开会,除了对集团成立这几个月以来,各自的工作情况进行一个汇总以外,就是要讨论一下,我们和法国斯奈克玛集团之间的合作事宜。”
    朱霖育毕竟是集团一把手。
    常浩南找人调查也好,让人和法方进行接触也好,虽然是在自己的职权范围之内,但肯定是要向他报备的。
    包括这次会议,也是前两天常浩南拿到章亮平给出的调查结果之后,建议朱霖育组织的。
    因此,后者虽然不清楚具体细节,但也早就知道斯奈克玛找上来要求合作的事情。
    但另外五个人听过之后纷纷面面相觑,显然有些惊讶。
    不过,倒也没人在这种场合打断领导的话,只是静静地等待下文。
    “浩南同志,你来介绍一下具体情况吧。”
    朱霖育的声音把众人的注意力引到了常浩南身上。
    “好。”
    常浩南从公文包里掏出了早就准备好的材料。
    “这件事情的起因,是大约半个月前,华夏航技集团那边收到了一封来自达索集团华夏大区的合作邀请函,希望能航空工业集团一起,研发一款航程更长的公务机,而我们,还有斯奈克玛集团,也在合作名单当中。”
    “当然,这件事情听起来就有些奇怪,毕竟咱们国家的公务机需求目前还以个位数论,达索就算有提前布局蓝海市场,也没必要搞这么大的动作。”
    “所以,我就先派了几名有经验的同志,跟对方进行试探性的接触,看看他们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然后很快就发现,公务机合作只是个不太高明的幌子,法国人在整个谈判过程中,始终在旁敲侧击地打探我们对于cfm56核心机的理解程度。”
    说到这里,常浩南把一张纸放在投影仪的置物台上。
    是一份会议纪要。
    “cfm56?”
    林左明茫然地看了看常浩南:
    “我们集团好像没有以这个核心机为基础发展的型号?”
    “确实没有。”
    后者笑了笑:
    “但法国人未必这么认为。”
    常浩南说着换上了另外一张纸。
    就是之前看过的那份英文报纸:
    “目前,西方对于涡扇10发动机的了解,还停留在我们重新立项之前,也就是对标f110ge100发动机的那个状态,所以自然而然地认为,是在cfm56核心机基础上研发出来的。”
    听到这里,其余几人都露出了忍俊不禁的表情。
    “看来,是我们常总的动作太快,打了别人一个措手不及呦……”
    朱霖育笑着打趣道。
    会议室里顿时弥漫着快活的空气。
    不过,毕竟正题还没有说完,因此很快恢复了严肃的气氛。
    “我没记错的话,cfm56应该就是斯奈克玛集团和通用电气联合研发的。”
    副总经理之一的邓世佑开口道:
    “难道法国人是想找到证据,追究我们侵犯知识产权不成?”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常浩南拿出了另外一份英文报道,放到投影仪上。
    只不过看日期,应该已经是今年上半年的报纸了:
    “因为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所以后面这些,都是我目前的推测。”
    虽然他话是这么讲,但另外几人还是竖起了耳朵。
    “上半年,其实就是巴尔干危机结束之后,大概是为了报复法国人率先宣布脱离盟军行动,通用电气宣布,对法国的新一代军用发动机项目展开合规性调查,虽然到现在也没给出个官方的调查结果,但从后续动作来看,相当于暂停了对法方目前在研的、计划用于阵风战斗机的m88涡扇发动机的技术支持。”
    “这里要强调一下,cfm56的产权属于斯奈克玛和通用电气联合成立的cfm国际公司,而m88则是斯奈克玛单独研发的型号,在通用电气撤出支持之后,法方应当是遇到了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导致发动机,包括阵风战斗机的量产都出现了障碍。”
    实际上,m88的核心机并不完全等同于cfm56,理论上算是“法国自研”,但有相当一部分设计参照了f404和f110两款经典型号,甚至有些零部件干脆就是通用的。
    “所以……”
    林左明觉得自己好像听懂了,但又觉得剧情实在有点魔幻,因此稍微犹豫了一下之后才继续道:
    “法国人用自家的核心机结果被美国人卡了脖子,恰好这个时候看到涡扇10正常装机,就以为我们对cfm56有独到的理解,所以想要来找技术援助?”
    颇有一种……
    难以描述的美。
    “至少,这是可能性最大的一种解释。”
    常浩南点点头。
    他当然不会把话说死,但大家心里清楚,基本是八九不离十了。
    一时间,会议室里陷入寂静。
    谁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
    感慨,就是十分感慨。
    尤其是像朱霖育这样的老同志,还知道80年代末我们试图找斯奈克玛进行技术指导的事情。
    结果十年功夫过去,老师和学生的身份竟然来了个180°的转变。
    过去的我你爱答不理,如今的我……
    咳咳。
    “所以常总,我们……真的能在涡扇发动机这块,给到法国人需要的帮助么?”
    最后还是林左明打破了沉默:
    “毕竟涡扇10其实跟cfm56毫无关系……”
    常浩南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
    “技术上讲,涡扇10的核心机比cfm56领先了一代,所以虽然我们没有深入研究过cfm56,很难像法国人希望的那样,给他们提供立等可取的解决方案,但真要是合作的话,帮他们把m88给完善起来,至少先让阵风战斗机顺利量产,还是没问题的。”
    “当然,得等到涡扇10至少设计定型之后,否则我们也没那么多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