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咸阳再议救援事
作者:随云逸   从长平之战开始最新章节     
    夜真的很长!

    有人在一夜之间成长学会担当,也有人在一夜之间失去所有沦为乞丐。

    而一夜的时间,同样能将一场牵动着整个华夏命运的战事的结局改写。

    若是还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想,赵括一定会牢记“半场开香槟”的教训,永不敢或忘。

    但是,即便再漫长的夜,也终究会过去。

    太阳依旧高高升起,照耀着这片古老的土地。

    辰时许,修整了一夜的秦军开始慢慢苏醒,一碗薄薄的稀粥驱走最后一丝的困意,这已是今日行军方有的朝食。

    随即,一条条黑龙从营寨之中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出,踏过魏军已经有些焦糊的营地,踏过曾经激战的战场,踏过埋葬这无数同袍的墓地,向着家的方向,前进。

    王龁带着三万精锐走在队伍的最前端,白起作为主将,自然是坐镇中军近八万大军,而司马错则又是率两万后军,押后收拢营寨物资。

    即便如今秦军的兵力已经消耗了大半,但十余万大军出营,依旧浩浩荡荡无边无际,而修整了一夜之后,秦军的精神面貌也明显有着不小的改善。

    许是回家的诱惑,几乎每个秦卒的脸上再没有失败的担忧与死亡的恐惧,而他们手中的兵刃,都握得更紧了。

    夏日的行军是枯燥而漫长的。

    就在上党一十三万秦军在为自己的生存而奔波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关中,也有这一群人在为他们不懈努力着。

    函谷关中,无数的军械从仓库之中搬出,悄悄地绑缚在一辆辆的马车之中;关中,上万的徭役、兵卒有秩序地集结着,一队挨着一队开往函谷关;雍城,秦国腹心之地的粮仓所在,一担担粮食被推出,一车又一车地发往函谷关。

    而在帝国的中枢——咸阳城中,四门虽然尚未紧闭,官府也未通知静街,但从街道之上穿梭往来、络绎不绝的传令兵以及忙得四脚朝天的各司衙门的官吏,百姓们显然也感受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息。

    而这恐怖气息的中心,自然是那咸阳之中的秦王宫中。

    “我王!”一名侍从再度递上一封小巧的帛书,还是来自前线的飞鸽传书。

    面对着这小小的帛书,秦王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些期盼,期盼白起能给自己带来些好消息,又有些紧张,紧张前线尚未等得及自己的救援便又陷入更深的泥潭之中。

    终究抱着“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心态,秦王小心接过帛书,慢慢展开。

    好消息是前线的情况并没有恶化,甚至魏军十余万大军大部已经被歼灭;

    坏消息是被围的情况已经得到确认,甚至白起还已经将那个未知而神秘的参战国给探查出来;

    最精彩也最费解的问题到来了,那个国家竟然是赵国!

    这也意味着昨日一夜,秦王与相国范睢辛辛苦苦做的预案算是全白做了,因为他们针对了几乎所有的国家,设想过包括自家小弟背刺在内的各种情形,唯独没有想到是赵国突然又冒出了十几万大军出来。

    值得庆幸的是,白起不愧是军神之称,于秦王而言更是难得的好员工,不仅善于发现问题,捎带手的还能提出解决方案。

    更巧的是,他的方案还与秦王昨夜所确定的方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那还有啥可说的。

    “来人,传相国入宫议事。”秦王立即下达指令道。

    “是!”一旁的侍从立即领命道。

    不一会儿的功夫,相国范睢又是一路小跑着进了内殿之中。

    秦王递过帛书,范睢也一目十行地看过,心中也是诧异万分。

    但显然,不论是秦王还是范睢,都丝毫没有怀疑白起消息的不实,他们绝对相信白起的军事素养,即便看起来上党之战就要败了。

    甚至越是紧要关头,他们越是信任。也正是因为紧要关头的这份信任,在华阳、在伊阙、在鄢郢......在无数的战场之上,秦国都收获了最终的胜利。

    至于白起给出的计划安排,倒也与自己的谋划并无冲突。只是想要说动赵王,其难度之大,恐非一般人能够胜任。

    更重要的是,秦国恐怕得出点儿血才行啊!空口白牙要赵王放行,那是不可能的,赵王又不是傻子。

    先以利益诱惑之,再安排大军的压境,造成答应了好歹有些好处,不答应就是玉石俱焚的假象,再加上贿赂的赵臣一顿耳旁风,这才有机会迫使赵王退兵。

    “相国以为如何?”秦王将范睢已经放下帛书,当即问道。

    这一问看似没头没脑,但显然范睢是懂秦王的,秦王所问既是问白起之策是否可行,也是在问,秦国该拿出怎样的诚意去打动赵国。

    显然,白起的办法问题不大,真正的问题是秦王不愿意付出太大的代价。若是要以数郡之地换十几万大军,秦王宁愿打到底。

    范睢显然明白秦王的心思,毕竟是割肉嘛,谁也不喜欢的。

    只是,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所谓两害取其轻,不割不行,割多了更不行。

    范睢随即引着秦王来到昨夜的舆图之前,手指轻轻滑过,开始为秦王谋划了起来:“我王请看:河西之地,乃我秦国祖业,且进一步便是函谷,可谓睡榻之侧也,况与上党、赵国之地均不接壤,便是给之,赵国也不敢要之。至于河东之地。”

    “河东之地,乃我大秦东出之锁钥,切不可丢也。”秦王立即打断道。

    范睢有些尴尬,不过倒也能够理解。河东之地,不仅是秦国东出的要地,更是嬴稷之父王,秦惠文王嬴驷一生的心血所在。身为人子,自然不甘心在自己的手上丢了父亲的基业。

    好在范睢也没有准备用河东去换。

    “那便只剩下了两处地方:河内与陶邑。”范睢随即继续说道,随即看向秦王,那意思仿佛在说:王上你挑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