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热闹的慈善与城外的风雪
作者:紫竹君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最新章节     
    京城的风雪已有月余,从肆虐到缠绵,时断时续。
    偶尔,老天会吝啬地洒下半日阳光,仿佛是对人间苦难的一丝慰藉。然而,有限的暖阳并不能照亮每个人的心灵,也不能抚平所有的生活创伤。
    有些人在风雪的洗礼中寻得新的希望;有些人则永远沉睡在皑皑白雪之中。
    杨芸儿终于不再困于后宅的方寸之间,这段时间她非常忙碌,日日在宫中王府两地跑,颇有两点一线打工人的感觉。
    来到这个陌生的朝代,赈灾成为她经历的第一件大事,因此她全身心投入,希望能够为受苦的百姓做些实事。
    然而,她做得很吃力。
    自从知晓了景泰帝曾于杨丽妃面前夸赞她,杨芸儿便打定主意要借这个东风,将募捐做大做好,以期获得更多资源。
    杨芸儿劳心劳力,一个接一个方案策划,她想得很美好,由杨丽妃起头,带动宫中嫔妃,再由嫔妃说动各自母族,一起将雪球滚大。
    杨丽妃欣然答应帮忙吆喝,合作的起点很是顺利。
    杨芸儿想借杨丽妃的势,可对方何尝不想借着她这个由头,于宫中打起擂台。
    杨芸儿并不蠢,她看出了丽妃的心思,但乐观地想只要最后的结果是好的就行。
    故而,见着各宫有竞争之意,杨芸儿乐得推波助澜。经历过盛世募捐场景的她,转头就向杨丽妃提了个建议,在宫中设立展示台,将各宫娘娘们的捐赠一一陈列,并邀请景泰帝观赏品评。
    这做法类似后世的捐赠排行榜,一切都摆在明面上,也不用各宫娘娘派人费心八卦打听。
    杨丽妃当场应允。每每宫妃来访,杨丽妃都会巧笑倩兮地夸赞小侄女点子多,主意好。
    杨芸儿明白,杨丽妃这是将自己推出去做靶子。但她不怕,羞赧地应承着各路虚情假意的夸赞,得体展示姑姑所教导的礼仪修养,让大家完全挑不出错来。
    然而,杨芸儿对这个时代权贵的心思到底缺乏足够的了解。
    一旦有了比较之心,慈善募捐便逐渐变味,最后成为后宫一场站位pK。
    支持杨丽妃的,大手笔摆阔,拖着整个母族一起撑台面。
    原本打算隐身观望的,抵不过明晃晃的排名,不情不愿只能跟着下场。
    杨丽妃募捐站在了道德高点,又借着景泰帝的势,就连原本支持崔皇后的那些妃嫔,扛不住压力的,也只能出血,另一些畏惧崔后之势,还在拉锯,不知能撑多久。
    崔皇后则气得天天会太医。
    一切看起来很热闹。
    然而,那一盘盘珠宝首饰,一日日堆放于大殿之内,闪闪发亮,杨芸儿只能看着,却动不了。
    外头百姓急,杨芸儿着急,但贵人们并不是太着急,她们的pK还没有结束,她们更热衷于权势的较量,而慈善的初衷则早已被抛诸脑后。
    每一个大项目都伴随着无法摆脱的利益牵绊,这一点杨芸儿早有心理准备。但她没有料到的是,这里的权势斗争竟是如此,贵人眼中根本看不到百姓的疾苦。
    她忙碌多日,赚足了热闹和风头,但依旧没有给百姓带来实惠。
    杨芸儿后悔了,她不该将主导权拱手相让给杨丽妃。
    但她也很快意识到,从李泓暄向景泰帝汇报的那一刻开始,主导权就不可能在她一个小小王府侧妃手中。
    从捐赠的一支凤钗到百姓身上衣、口中食,中间隔着千山万水。
    然而,她是从不轻易放弃的打工人。
    哪怕负重跋山涉水,她也不怕。她总觉得,穿越一场,总要留下一点意义。
    杨芸儿就像一名特大项目中认真负责的执行经理,尽管左右不了项目的整体节奏,但也奋力将力所能及扒拉到的资源推向正确的轨道。
    左右不了宫内,还可以在大客户名单中找目标。
    她寻了由头去宗正卿府上递了帖子,拜见毛老王妃。
    她使出了浑身解数,唱念做打样样精通,甚至顾不上喝茶润喉。经过一番努力,哄得毛老王妃心情大好,袖子一挥便当场搬出了一百床棉被。
    “孩子,那日离开宫中,我便着府上针线娘子开始准备,只是不知后续如何调配,才按着未动,今日听你说了,才知城外如此着急,那你直接带走吧,府里还在赶制,过几日还有一批,我到时候便直接交给你。”
    看到铺满一地的棉被,多日奔波终于有了触手可及的成果。杨芸儿再顾不得形象,直接飚了眼泪。
    看到激动到几乎要流鼻涕的杨芸儿,毛老王妃满眼慈祥,抚着杨芸儿的手说道:“我知道你是个实心眼的好孩子,与外头那些个虚头巴脑的不同。这些东西我让人装车给你送到王府去。”
    “不,今天王爷就在城外村子里,我现在派人快马加鞭去那边送信,您帮忙派几辆车,我现在亲自押送过去。”
    “现在?你亲自去?这怎么成!小孩子家的身子金贵!怎好一路颠簸受冻!”毛老王妃一脸惊讶。
    “这路王爷他们走得,为啥我走不得呀?早一些送到村民手中,我才安心,也才对得起老王妃您的一片心意。”
    杨芸儿破涕为笑:“大家都说我是乡下来的,这话没错,我皮实得很。”
    见着杨芸儿如此坚定的模样,毛老王妃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
    她愣着的片刻,杨芸儿已开始吩咐手下去向王爷报信。
    “流程都是现成的,就按照上次府上送去那批棉衣的章程来,务必与当地里正对接好,准备好账簿,同时寻人到道口接应带路。分发时,都要落实到人,按过手印,确保每一件都到位。”
    毛老王妃见杨芸儿干练吩咐的样子,知其心意已定,轻易劝不动。可看着杨芸儿娇小的身子,到底有些不舍,赶紧让人准备装货,府上多出些人一起去帮忙。
    没多久,一切准备就绪,毛老王妃送杨芸儿上车,一路千叮万嘱,特意吩咐准备手炉与足够的备用炭,还拿出一条厚厚地羊毛毯子,让杨芸儿在马车内盖在身上。
    “女儿家一定要保暖,切勿着凉。”
    杨芸儿也握着老王妃的手,千恩万谢,眼中闪着莹莹泪意。
    只要付出足够多的心意,总有回响。
    城外,风雪比城内深了几分,李泓暄亲自督办村里重建与赈灾事宜。
    以他的身份本不需要亲自下来,可前日在外书房,杨芸儿和他吵了一架。
    小侧妃竟然嘲笑自己于云端救灾,不紧不慢像在绣花,根本不知道灾情的真实模样。
    李泓暄被激起了性子,第二日便直接杀到了城外,眼见为实。
    真到了实地,六小王爷震惊了,风雪之下,是完全不同的世界,村舍修整很慢,他看到了一片狼藉,满目萧索,甚至还有冻毙于墙角,来不及处理的那些尸身。
    由于南北雪灾,原本受天下供养的都城暂时成了孤城,薪柴短缺日益严峻,虽有捐赠的米粮,但少了薪柴,粥棚支撑的时间有限。百姓依旧受困于饥寒冻馁之忧……
    亲眼看到了,便无法回避与忘却。
    今日一早李泓暄便带了人去了城外,丝毫没有耽误。他特意带了王府库存的石炭,将粥棚开启的时间延长一些,也可供百姓取暖。
    安顿好了粥棚,他亲自带着王府侍卫与辅兵一起冒着风雪抢修房屋。
    纸上的章程要变成触手可及的实际,原来需经过如此辛劳。
    羽墨踏着风雪告诉他,听说今日侧妃筹集了一批棉被即将送达,李泓暄只是眉头略展,这是好事,可随即又想到,不能让那小妮子得意了,自己也要加油,便立即冲与风雪中继续指挥众人干活,以至于没有听到羽墨的后半句话。
    “娘娘也跟着车来了!”
    杨芸儿将自己裹成粽子走下马车,只看到了前方,一双火红的狐狸耳朵于风雪中特别显眼。
    【前面有读者说不够爽,但我并没有打算写成传统的爽文,穿越女一句话便可以旧事,即便是现代经验代入使用,那个时候还有种种限制,何况在现代做一个大项目,也并没有完全顺顺当当的时候。
    杨芸儿摸着石头过河,前几章可能得意洋洋,过几天可能会被打脸。不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打工人的精气不会散,有困难就解决,有问题就学习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