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拜师
作者:紫竹君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最新章节     
    杨芸儿看着团队沉浸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她自己当然也得做好表率。
    经过她几番恳请,李泓暄终于想起他曾和罗子昂提及教侧妃习字一事,因着上香一事耽误已拖了许久。便决定派小厮传话进来,让侧妃每五日跟着罗先生习字。
    罗先生自然去不了内院,李泓暄便吩咐人将自己外书房旁用于春日小宴的海棠春坞收拾出来,供罗子昂教习侧妃练字。这处本是一个独立小院,配了专门的丫头,侧妃出来也可避开外院其他仆从。
    杨芸儿得了消息,心头一喜,当下便开始准备。
    她琢磨着既然是李泓暄推荐的师傅,又是王府幕僚,学费应该可以免了,不过自己也得懂点事,不能空着手。
    想到这里,她将院里拿的出手的特产都整理了一下。
    杨芸儿所谓特产,都来自她的小厨房。
    王府花园秋日的物产都已经被杨芸儿采摘团队薅了好几轮。除了已吃干抹净的芙蓉花,她让张婆子和刘嬷嬷带着小丫鬟一起将剩余的梨和柿子动手熬了秋梨膏和做了柿饼。
    杨芸儿托刘嬷嬷儿子在外头买了些精致小陶罐,将柿饼和梨膏糖装入,瞧着也是一份不错的伴手礼。杨芸儿本想着请大伙品尝品尝,可偌大的王府,她竟不知往哪送。
    正妃那边进不了门,王美人那里则懒得去,至于李泓暄么,似乎这位傲娇王爷根本看不上。而出了王府大门,自己更是两眼一抹黑。也不知道杨府梅香园其余姐妹近况如何,在这样一个没有网和手机的时代,天上随处飘着的都是思念,因为实在太难相见。
    杨芸儿叹息,这个时代的后宅女子,被关在方寸之间,缺乏社交圈,无所事事,怪不得只能斗来斗去。而自己也只能将满腔生活热情投入到王府花园农产品加工开发上头。
    上次上香因祸得福见识了京城繁华,她早已动了心思。
    张婆子做得一手口味上佳的腊肉腊肠,新近又研发出多种口味炙肉脯。杨芸儿盘算着,若能再从老板那里哄点经费,在外头开一个食肆应该也不错。
    这次有机会拜师,杨芸儿准备用这些小院特产当做见面礼。民间流行以“十条腊肉”为束修,张婆子的手艺恰好应景。
    到了日子,杨芸儿收拾地干净利落,为了随乡入俗,尊重当下审美,到底还是簪花涂粉,稍稍打扮了一番。然后让张婆子用油纸包了腊肉和炙肉脯,让莺儿抱着,自己则提了秋梨膏和柿饼各两罐,带着满满诚意早早赶去上课。
    按照杨嬷嬷的要求,杨芸儿外出桃红柳绿必定带上一个。此时碧桃的伤还没有好,柳芊才受了挫,觉得没脸,这几日大多躲在房里生病。杨芸儿便让绿柔照顾柳芊,自己依旧带着嫣红出来。
    海棠春坞与李泓暄的外书房隔了一道花墙,院子不大,植物不多,却点缀地恰到好处。
    向阳处种了数株海棠,此刻已经秃了枝,墙角背阴处植了几丛南天竹,倒正沉甸甸挂满了红果,为院子添一抹喜色。院内地面由青白红三色鹅卵石铺就,能工巧匠将这些小石块妙手镶成海棠花纹,给整个院子又添了几分灵动。
    一心向学的杨芸儿比预定时间提前了足足两刻钟,此时罗子昂还在外书房忙碌,海棠春坞内只有当值的两个丫鬟。
    杨芸儿并不着急,学生等老师,是应该的。
    她在院内淡定赏玩一番。
    院子内只一座小轩,屋子坐北朝南。杨芸儿由丫鬟引着走进屋内,正面墙上挂着一幅山水图,底下放了一大一小两张书桌,桌上文房四宝俱全,显然是为开课做得准备。左手侧有一个博古架,背后另有一张琴桌及书架。右侧放置了一张罗汉榻,铺着青缎海棠绣纹靠背坐褥,边上放了一个红漆花几,上放置一个哥窑梅瓶。
    杨芸儿看了看,直接于罗汉榻上坐定。当值的丫鬟奉上一盏暖茶后去找罗先生,另一名丫鬟则在一边焚香准备。
    杨芸儿看到洒满院子的阳光透过花格窗铺在室内青砖上,对比自己听雨轩的清凉,这里确实更暖和一些。
    古人虽没有空调,但工匠们根据建筑的朝向,水系及植物的运用,让不同的庭院带着不同的冷暖属性。
    当杨芸儿沉浸于对古代建筑智慧的欣赏时,罗子昂得了消息匆匆赶来。
    他进门先向杨芸儿施了一礼,口中抱歉道:“不知侧妃娘娘来得早,某来迟了。”
    杨芸儿闻言,抬头看到一穿着靛青镶边暗云纹月白襕衫的青年男子,逆光走入屋内。来人身材高大,一进屋便遮住一片阳光。
    见老师向自己行礼,杨芸儿立即从榻上跳下来,快步走上前,慎重福了一礼,道:“小芸见过罗先生。”
    罗小芸是她前世的名字,她依旧愿意用自己灵魂的本名自称。反正芸字与当前的名字相同,别人也听不出区别来。
    她行完礼,示意莺儿和嫣红将礼物奉上。
    见到两个丫鬟一脸严肃的奉上如此大包小包的礼物,有肉有罐头,直接把罗子昂吓了一跳。王爷可没说侧妃会郑重其事的交束修啊!
    他忙作揖道:“娘娘折煞某了,某得了王爷指示,仅为娘娘的墨宝指点一二,不敢以师者自居。”
    杨芸儿微微一笑,说道:“先生误会了,这只是我院里小厨房做得一点吃食,做多了些,这秋梨膏和柿饼都是用王府花园的果子加工成的,不值当什么,只是请先生尝尝新鲜,算不得束修。”
    杨芸儿示意自己的两个丫鬟,将东西交接给这里当值的丫鬟,继续笑着说:“先生在外面为王爷谋划辛苦了,我身为内院女子,还要费心让先生指点书法,实在过于不去,让仆妇做些吃食,也是应该的,先生无需有顾虑。”
    一个不以老师自居,一个表示和学费无关,两个聪明人一对词,都觉得可以停止客套,继续正题。
    罗子昂不再纠结,任由这里丫头接了东西,自己则大步站到大书桌前,示意杨芸儿于小书桌前坐下。
    罗子昂并不需要丫鬟服侍,一手扶住袖子,一手从水盂中舀出少许清水导入砚台,然后自顾自磨墨。杨芸儿便也有样学样,挽着袖子自己磨墨。
    她一边磨一边用眼睛的余光觑着这位罗先生。
    对方不过二十三四岁的年纪,面白无须,眉清目朗,细看和李泓暄倒有几分相似。只是罗子昂的俊朗不同于李泓暄,已褪去了年少傲气,多了几分岁月积淀的沉稳。
    此刻,他磨墨的动作稳而有力,不急不躁,眉眼暗含英气,周身却散发着书香,有一种独特的儒雅气质。
    杨芸儿看着有些发花痴,嘴角不自觉微微上扬。她心想二十三四岁在这里已是中流砥柱,甚至是孩子他爹,而在自己上辈子,这年岁不过是初出茅庐的大小伙子罢了,哪有眼前人的沉稳。
    罗子昂专注在手中的墨,并未理会。
    研好一盘墨,他摊开一张宣纸,从笔架上拿起一支狼毫,重重写了两笔,递给杨芸儿,请她辨别两者的区别。
    杨芸儿瞧了半天,只看到了两笔一摸一样的横,毫无差别,又盯了半天,眼睛都要成对鸡眼了,依旧一脸懵。
    好在她心态很稳,本就是来学习的,不会很正常嘛。她想了想,坦然道:“我看不出来,请先生指点。”
    罗子昂微笑地点了点头,耐心解释道:“书法不光是笔上功夫,更是修生,只有静得了心,沉得住气,方可有所成就。”说完,他停了一停,看着杨芸儿。
    杨芸儿乖觉地点点头,说道:“老师放心,我能沉心静气。”她嘴上这么说,心里想得确是我会努力学习,但不代表我只会学习。同理,我能沉住气,但不会一直憋气。
    罗子昂继续道:“我看娘娘的字失于浮夸。从字形上看,您已得了六七分,初看与字帖确实有所相似。可以看得出来,娘娘是花了功夫的。但是书法之道,形只是表皮,内里还有筋,骨,血,肉。只有每一步都做扎实了,才能真正得到书法之神韵。娘娘如今只流于表面功夫,是走错了道路。”
    看着杨芸儿眼神充满求知欲,并没有因自己的否定而不悦,罗子昂心下满意,提要求道:“娘娘莫急,若你信得过我,我们重修基本功。第一步从压气聚中锋开始,需要娘娘丢弃以前所学,不知娘娘是否愿意?且这过程会相对枯燥,也需娘娘忍住心性。”
    杨芸儿点头如捣蒜:“都听老师的,我做得到!”
    见杨芸儿回答的如此干脆,罗子昂倒是微微一愣。不过他很快收起心神,拿起毛笔严肃道:“你看着笔毛柔软,书法之道,便是要用笔之柔,注入力之刚。”
    说着他在纸上重重压下笔锋,悬腕微微拖动笔肚,提按间将笔锋转向,慢慢划出一道横,同时口中解释道:“写字需先将气压住,凝神聚力笔尖,只有中峰走笔,方可力透纸背。”接着他又写了一笔,“刚才是中锋,这是偏锋,请娘娘比较。”
    杨芸儿这回仔细看时,终于瞧出了门道。
    中锋那笔墨色均匀,边界硬朗,墨线中间有一明显细凹痕迹,仿佛有刀剑走过,剑气留痕。而另一笔则形体虚胖,细看墨色不匀,墨色与边界均上实下虚。
    杨芸儿立刻明白过来,她指着上一个横说道:“先生,我看出区别了,偏锋散力,而中锋聚力,中间那个痕迹就是您所说的力透纸背吧,厉害厉害!”
    说着杨芸儿很自然地上前直接拿起纸,翻过来细看那道痕迹,纸丝毫未破,但明显能看出笔尖之力已透到纸后。
    她不由从心底佩服,嘴上也自然带了出来:“先生厉害!”
    罗子昂默默观察杨芸儿,见她行为跳脱,不拘泥于规矩之间,但求学之心倒有几分诚恳。
    罗子昂有心替李泓暄探探杨芸儿的性子,便说道:“这些不过是基本功,不值得夸耀,却也是最重要不过的。若娘娘真心想学,接下来五天只写横这个笔画,不许写其他,娘娘不要嫌枯燥。”
    “不嫌弃不嫌弃,我听先生的,就从这个横练起。”
    “练一百个,娘娘可做得到。”
    “没问题!”
    杨芸儿当下便开始写,但这个聚中锋看着容易,实际操作并不简单,杨芸儿只觉得自己眼睛会了手却不会,又恳求先生再次示范。
    罗子昂当然不会拒绝,他才提起笔,杨芸儿居然身子前倾,伸长脖子看着自己下笔,丝毫不顾礼仪。
    到后来,杨芸儿甚至绕过自己的桌子,直接走到罗子昂身前,低头细看。
    罗子昂沉稳有力的悬腕,微不可察地颤抖起来。可当他发现侧妃眼里压根没有映出自己的脸,真的只是低头看笔和纸,他才恢复心神,暗自提醒自己:“凝神,静心。”
    五日后,杨芸儿再次来到海棠春坞,照旧带着零嘴吃食,只说是她的小厨房什么张婆婆研究出来的新口味,白芝麻烤肉脯。她不但带给了罗子昂,连这里当值的两个丫鬟司棋和侍琴都有份。
    罗子昂笑了笑,打开侧妃递上来的作业,厚厚一沓,自己让她五天练一百个横,还担心她耐不住性子,不料杨芸儿每天一百横,一天比一天稳。
    几次下来,罗子昂推翻了自己此前对杨芸儿成见。他原先看了杨芸儿花里胡哨,无骨无力的字以为侧妃心思浮躁。其实杨芸儿是因为没有经过正规训练,找不到门道,全用自己的硬笔功底代入才写歪了路。
    “王爷,侧妃性子看似跳脱,但观其练字很能沉得住气,不像轻浮之人。除了少了些规矩教养,人倒是个实在的。”
    “罗叔,只教了她这几次,你给的评价可不低啊。”李泓暄靠在椅背上,将手中的书随意一砸,丢在桌上。
    他原先将两个好为人师的放在一起,存了恶作剧让双方互相折磨的意思,不料两人竟然惺惺相惜。自己的侧妃前几天还特意托羽墨又带了几包新口味的炙肉脯来,说是感谢自己推荐了好老师。
    罗子昂笑笑,解释道:“我只是就事论事吧。”
    李泓暄挑了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