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心术
作者:紫竹君   学霸穿越成侧妃,咱不卷了最新章节     
    话说府医赶到时,正妃院里丫鬟婆子们进进出出,忙得不亦乐乎。
    见府医来了,众丫鬟忙将其引入房内。
    府医为正妃把了脉,又细问了一番情况,捻着胡须道:“无妨,娘娘这是害喜了。”
    沉香犹自不放心,追问:“早上还好好的,这会儿怎的就呕吐不止了?”
    府医道:“妇人有孕,大多害喜,只是这时间或早或晚,或长或短,都因人而异,无需过度担心。”
    说着府医慢悠悠捋了捋胡须,继续道:“我看娘娘脉象,指下圆滑,如珠走盘,胎像稳固,并无大碍。这害喜么…我给娘娘开一副安胎药,可以略作缓解,娘娘切勿忧心。”
    府医原本想说害喜这种事,忍一忍就好,无需用药,但话到了嘴边,还是谨慎地改了口。
    他见几个丫鬟依旧目光炯炯地盯着自己,犹豫了一会儿,又补充道:“今日突然害喜,是否方才有什么吃食或气味冲撞了娘娘,导致呕吐不止,你们可以检查一下,后面避开便是。”
    听了府医的话,沉香当即像得了令箭似的,嚷嚷开了:“我就说一定是那炙肉脯,那个院里的东西本不该拿进来。那边能有什么好心思?”
    崔婉儿喝了几口水,刚觉得嘴里好受了些,被沉香这么叫唤,当下心中一急,腹内又开始翻滚起来,连忙侧过头。站在一边的溪云立即端了痰盒上前凑着。
    崔婉儿吐了几口,抬起头,用手指着沉香,话还没有说出口,又是一阵呕吐。
    檀云站在崔婉儿身后帮着抚背顺气,端着痰盒的溪云则皱着眉,看样子有些自责,非常紧张。只有一边的沉香还在咋咋呼呼的抱怨。
    檀云一向是院子里领头做主的那个,她看不惯沉香一副炸毛惹事的样子,见正妃说不出话,便做主请府医仔细查看了炙肉脯,另一边着人快马进宫传讯给王爷。
    炙肉脯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崔婉儿这会终于缓过劲来,沉声吩咐道:“王爷不喜人乱嚼舌头,切勿无事生非。今日害喜与炙肉脯无关,不许嚼舌!”沉香这才嘟着嘴,噤了声。
    不提正妃这边府医开方,抓药。李泓暄那边得到消息时,正和景泰帝沉浸在父慈子孝的场景中。
    年少时,经琉璃姑姑多次提点,李泓暄受了委屈,从来不敢告状。那时父皇与他也并不亲近。
    方才自己不过憋不住说几句,原只是为自己上课打瞌睡辩解几句,没想到父皇立马以帝王之尊,狠狠处罚了崔家,李泓暄心中大为感动。
    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得到父亲的撑腰,这种感觉真好。
    被迟到的父爱沐浴着的李泓暄,围着景泰帝直打转,乐得像一条摇尾巴的二哈。
    景泰帝看着这个傻儿子,心中百感交集。
    云妃的香消玉殒是他心中永远的愧疚。可他是帝王,必须往前走。
    权衡利弊下,他选择和李泓暄保持距离,只时不时给与物质赏赐,以提醒崔皇后他虽不看中,但也并未忘记这个儿子 。就这样,他和崔后之间维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拉锯,间接护着李泓暄成长。
    在他的旁敲侧击下,皇后将崔氏女嫁给这个儿子。直到那时,他才真正放下心来。可如今,被自己有意雪藏的儿子已暴露在人前,身姿挺拔,形容俊朗,颇有当年云妃和云大朗的风采。他心中隐藏多年的喜爱再也藏不住。
    就当父子两个相互欣赏时,外面小内侍进来禀报,称六王爷家里派人传话,正妃身体不适,请王爷早些回去。
    听到婉儿出事,李泓暄立马从二哈状态恢复正常,当下便要丢了老爹,回家看媳妇。
    景泰帝对媳妇体弱多病有所了解,当年让李泓暄联姻崔氏,不过为了让崔氏以为这个儿子入了他们阵营,不再忌惮。所以只要病不死,他对媳妇的健康并不关心,可为了不让儿子寒心,他面上功夫做足,袖子一挥,让人传太医跟随。
    李泓暄此时也不想瞒着他父亲,欣喜地将婉儿有孕的消息说了出来。景泰帝愣了一下,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欣喜,沉吟片刻,嘱咐身边内侍准备赏赐之物。
    李泓暄知晓自己父皇从小就有有随手打赏的习惯,并未多想,谢了恩欲告退。
    景泰帝却不着急,反而笃悠悠问起杨氏侧妃的情况。
    “那杨妃昨日受了惊吓,也该赏些东西。”
    景泰帝看着李泓暄,继续说道:“正妃有孕,侧妃也该加把劲。你要雨露均沾,为皇家开枝散叶。”
    李泓暄一愣,笑容有些勉强,支支吾吾应付着。
    但景泰帝并没有放过他的意思,盯着他的眼睛问道:“怎么,你对朕的赐婚不满?”
    “孩儿不敢!”
    “放肆,有什么不敢!你别以为你府里那些事情朕不知道。朕以为你大了,行事自有分寸。没想到竟如此糊涂!”
    “孩儿看不惯杨氏上下作派,故而不愿亲近杨氏女!”
    年前赐婚时,他不敢顶撞一句,此时许是被刚才迟到的父爱激发出了胆子,李泓暄竟然梗着脖子,试图辩解。
    看着这个还带着少年倔强气的儿子,景泰帝气不打一处来。他知晓那个琉璃姑姑故意掩盖这个孩子的聪慧,没成想,守拙久了,真把脑子藏没了!
    景泰帝在御案上随手抓起一本书,砸向李泓暄的脑门,指着他骂道:
    “那杨氏替父皇办差,你不可造次。那个崔后真真把你养废了!”
    景泰帝骂了一会,看着儿子一副不开窍的样子,又叹了口气。
    杨相国确实不是正人君子,底下那些小动作,他身为帝王,怎会不知?但用这种带着痞气的新贵对付顽固的旧世家,效果明显,那崔家老儿一死,杨文山当即抢到了相国之位,只三年,便清洗了不少崔氏和左氏朝中人脉。看他们狗咬狗,自己可以坐稳钓鱼台。
    可这些帝王心术,眼前这个傻儿子显然不懂。自己也是跌跌撞撞走过弯路的。当年云老将军铁骨铮铮,忠心报国,却落得个尸骨不存,晚节不保。而云大郎文武双全,那样风光霁月的一个人,最终血溅金銮宝殿,直接陨落在自己面前。
    这些被精心掩盖的过往,又如何向这个儿子开口。
    景泰帝沉默了半晌,继续对李泓暄道:“身为帝王,要隐藏自己的好恶。”
    “你看不惯杨氏不重要,朝廷还需要杨氏。”
    “对了,是你自己看不惯杨氏,还是你母后与崔氏叫你看不惯?”
    “你是姓李,不是姓崔。若将来天下所有姓氏都归你统管,怎可以一家姓氏的好恶束缚住你自己?”
    “一个后院你都摆不平,今后如何面对满朝文武!”
    骂着骂着,景泰帝因愧疚而收敛起来的脾气又爆发出来,这些年自己容易么,这儿子怎么就不开窍呢!真真养废了么!
    最终,还是贴身内侍壮着胆子,战战兢兢进来回禀太医已于殿外等候多时,景泰帝才停止了训话,吼了一声滚。
    李泓暄立马屁滚尿流地滚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