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李儒李仲坚
作者:毗陵校书郎   我,潘凤,三国第一混子最新章节     
    土法制硝的过程并不算太难,但是需要大量的人。
    堆肥法制硝的关键就在于需要大量的尿液。
    之前不行,但现在可以了,因为人多,管亥这边有百十余万人,这对于潘凤来说,简直就是一笔相当大的财富。
    确认了这些人每日小便所在的位置后,他过去一看,虽然臭气熏天,不过也发现了大量的结晶,这些东西,对潘凤来说,可是真正的大杀气。
    有了这些东西,他的火铳就可以继续使用,有了火铳,出击时他心里才有底。
    如果火药能正常产出,接下来他就可以在一切稳定后就可以在自己的队伍里推广开来,有了火铳,他就可以真正意义上驰骋三国这片疆场了。
    取了硝石结晶,还是用老方法提取,之后制作出了火药,试了四次,成功了三次,手里的火药也算有了一定的量。这就是人多的好处啊。
    此时的青州,已经脱离了大汉皇室的控制,其中出现了诸多政权分立。
    北有田楷,东有孔融,这边还有管亥等百余万人,相比徐州跟兖州,青州当真是一片乱局。
    正所谓乱世出英雄,这样的地方,的的确确是天下英雄大展宏图的好去处。
    火铳的火药处理完,在无人地测试了一下,问题不大,就是声音有点儿大。之前那几枪,每一枪都有这动静,连季司后面都问潘凤这声音打哪儿来的,潘凤只能以祖传的功法搪塞,不过这个问题要怎么处理,他实在是没有想过。
    而且,他也没有多少时间想了。
    因为,田楷来了。
    田楷,公孙瓒手下将领,现为青州刺史。当年刘备还在公孙瓒帐下为别部司马时与其交往极盛。后袁绍命袁谭为青州刺史,田楷不服,与之交战之后兵败逃往幽州。
    建安四年,易京之战中战死,随后公孙瓒兵败自焚。
    他的到来是顺理成章的,他现在是青州刺史,他怎么可能看着这么大一支黄巾军在这里横行。
    田楷兵分三路,同时进攻三县,公孙瓒作为一方诸侯,手下有闻名后世的白马义从,田楷自然也不会差。
    一时之间,管亥部所在三县,全都进入了战备状态。
    这一次倒没有之前吕布攻城时让潘凤震撼,因为他有了准备,而且他们手里有几十万兵马,当真是不怕这个田楷的。
    “潘将军,田楷兵分三路来侵我三县,其他两地倒也无妨,这昌国一地还望潘将军前往驻守,此地乃我军粮草之命脉,此番,也只有潘将军能担此任了。”
    潘凤没想到自己才到这里没多久,管亥就将如此重任交给自己,这足以说明他对自己的信任。
    不再多想,潘凤拱手接令:
    “管帅放心,此番,潘凤定与昌国共存亡,城在我在,城破,我亡!”
    如此信任,岂有辜负之理,潘凤带足人马,在田楷军未到之时,赶往昌国县驻防。
    管亥部虽有人口百万之众,粮草多是劫掠来的,潘凤想不明白这么多人,战斗力也不弱,为何不自主生产,至少那样是可持续发展。如若自主生产,之后也不会被曹操断了劫掠之路无奈投降。
    之前管亥是这样,现在潘凤来了,他觉得自己有必要改变这一切,不过眼下,还是要先把田楷对付走再说。
    到了昌国,潘凤这才看到管亥军的实力,整个县里全是粮草,他们这百余万人,这些粮草至少可以保证近半年的消耗。
    半年,百余万,普天之下,谁能跟百余万人耗半年以上?
    不可能的,没有人能办到,没有。这里才是管亥的底气,而现在,管亥把这里交给了他这个初来乍到的败军之将,这让潘凤大为感动。所以这一次,他势力全力守住这里。
    当然,昌国给他的惊喜还远远不止这些,他在查看地牢关押人员的名册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名字——李儒李仲坚。
    这可是个人物,董卓之所以能在长安呼风唤雨,全靠这位在背后谋划,潘凤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被关在这昌国县的大牢里,不过这不重要,对于潘凤来说,这就是老天爷送给他的一份大礼。
    进了大牢,来到关押李儒的牢房前,因为看他是个读书人,所以当时关他的时候给他单独一间。这年头,对于读书人还是相当的看重的。牢门大开,潘凤一步进里,拱手施礼道:
    “仲坚先生,别来无恙。”
    李儒一惊,坐了起来,看向潘凤,有些诧异:
    “是你?”
    “正是潘某,先生乃董卓帐下第一谋臣,缘何在我昌国县大牢啊?”
    潘凤想要弄清楚,这长安城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此事,说来话长。”
    李儒长叹一声。
    “愿闻其详。”
    潘凤遣散左右,席地而坐,与李儒深谈至子时方归,当然,李儒也被他带回了府上。
    这次深聊也算让潘凤弄清楚长安城到底发生了什么。
    事情很简单,吕布虽然走了,却并不意味着董卓就安全了,他手底下还有李傕郭汜。王允将那连环计用了在他们两人身上,以貂蝉一人挑拨了二人关系。
    在李傕郭汜二人交恶之后,又将貂蝉送给了董卓,如此一来,李傕郭汜直接起兵谋反,长安城大乱。
    李傕郭汜被公孙瓒带兵击败,李傕逃亡不知去向,郭汜被赵云阵斩,而董卓,死于曹操之手。
    李儒则逃离长安,一路往青州而来,原本想投孔融,却在路上被抓,投入了昌国县的大牢。
    如今的长安,王允跟曹操主掌大权,潘凤知道,王允如何能与曹操相抗,他的出局,只是时间问题。
    “青州黄巾有人口百余万,其中精锐三十余万,阁下,心动吗?”
    面对李儒的问题,潘凤根本不需要回答,这样的一支队伍,在这样一个时代,谁会不心动?
    潘凤没有说话,但李儒已经知道答案了,这个天下有名的毒士,给了潘凤两条忠告:
    “想要真正拿下这支黄巾军,有两个先决条件,其一,管亥亡,其二,得声望。”
    而眼下这个时候,如果他能以一己之力退田楷三路重兵,他在军中的声望自然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那先生有何高见?”
    第一次,潘凤第一次感觉自己有了盼头,第一次不想像之前那么混了,这一切的缘由就是眼前的这位。
    有了一个真正的谋士,还是李儒这种级别的,换谁都会有别样的想法,潘凤觉得,自己已经有了主导这个时代战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