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马谡的作用
作者:鹅卵石   一统天下,从救关羽开始最新章节     
    士燮还在的时候,孙权就对交州垂涎欲滴了,如今士燮已经死了,孙权更是加紧掌控交州的步伐。
    士家在交州多年,最初士燮任交趾太守。交州刺史朱符死后,士燮上表奏请其三个弟弟分别担任了合浦太守、九真太守、南海太守,兄弟四人掌握交州的四个郡,加上士家原本所在的苍梧郡,士家已经是交州的土皇帝了,要知道交州一共也就七个郡。
    士燮又是个属乌龟的,在漫长的生命中早就征服了交州人的心,孙权想把交州掌控的得心应手,那的确有点难度。
    不过这事还得感激张飞,当初孙权诱使张达、范强杀张飞不成,张飞跑到了交州把交趾郡占了,因士燮出生在苍梧,士燮家族在苍梧郡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士燮便在彻苍梧郡落了脚。
    如今士燮已死,交趾已丢,而且九真在交趾之南,日南郡又在九真郡之南,这两郡早晚也会被蜀汉吃下去,孙权便想将剩下的四个郡拿回来。
    孙权将合浦郡、南海郡、郁林郡、苍梧郡合并为一个州,命名为广州,原交州刺史吕岱变为广州刺史。然将已经被张飞占领的交趾以及九真郡、日南郡合并为交趾郡,让士燮的儿子士徽任刺史。
    这样名正言顺的将士家的势力清除出自己的核心范围,士徽怎么甘心由以前的土皇帝变成如今的丧家之犬,于是决定发动叛乱。
    士徽占据了合浦郡自封为交州刺史,不再接受孙权的管辖。此时士燮的郡吏桓邻劝说士徽要冷静,不要和东吴为敌,为交州招来灾祸,士徽大怒,以为桓邻已经投靠了孙权,就杀了桓邻。
    桓家也是交州大族,桓邻的哥哥桓治集合宗族亲兵要杀士徽为弟弟报仇,士徽关闭了城门坚守,这件事传到孙权耳朵里,刚刚登基的孙大帝大怒,命吕岱杀了士徽。
    要知道最初的合浦郡和南海郡都在士家的掌握之中,苍梧郡也深深的被士家影响着,吕岱想杀士徽也没有那么容易,弄不好还会反杀。
    当初阿斗回成都的时候,诸葛亮就给他说清楚了交州盘根错节的势力关系。对于如何在交州拉拢分化也早有定计,阿斗不用多想,只需要执行就行了。
    桓家是阿斗用重金拉拢的一个大家族,桓治敢和士徽翻脸,阿斗是出了大力的。不仅给桓治送粮草金银,还送甲胄弓箭,如今广州刚一乱起来,蜀汉的机会就来了。
    八月间,阿斗命驻扎在交趾郡的李恢出兵进攻九真和日南,由于交趾被李恢掌控两年,因此李恢打起来毫不费力,只用了一个月,就将这两个郡全部拿下了。
    十月,士徽在桓家联合的一些大族的进攻下已经是朝不保夕,吕岱又从广州的治所南海郡的番禺出兵了。
    士徽眼看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几天了。这个时候诸葛亮的使臣来了,这个特使不是别人,正是马谡,阿斗钦点的。
    马谡来见了士徽,对士徽说道:“士将军,如今已到穷途末路,我是来救你性命的。”
    士徽道:“休要大言不惭,我士家在交州已历经七代,哪里需要你来救。”
    马谡道:“死到临头还不知,丞相却还认为你是智者,诚不足谋也!”马谡说完就走。
    士徽道:“慢着,你以为我这儿是什么地方,你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马谡道:“两国交兵尚且不斩来使,你我两国并未交战,将军欲留我不成?”
    士徽道:“不敢强留,只是吾想知道,诸葛丞相对我有何评价?”
    马谡道:“丞相曾言,龙编侯(士燮)去世之后,孙权必然蚕食交州,孙权执政,犹如那温水煮青蛙,开始时,青蛙在水中还觉得十分舒服,等到水温上升之时,青蛙想逃却已经是没有力气,如无意外,交州必然会如那水中青蛙被孙权收入囊中,除非出现智者。”
    士徽道:“出现智者如何?”
    马谡道:“丞相说,交州大族均为那温水中之青蛙,只有真正的智者能感觉到危机,才会起兵相抗,但是定有那鼠目寸光之辈阻挠。”
    士徽听到这儿,两手一拍说道:“都说诸葛亮智多近乎妖,今日一见,果真是不同凡响,远在千里之外,却能洞若观火,着实令人佩服。”
    士燮说着便拉住马谡的手说道:“贵客远来,吾岂不知待客之道,只是不知来意,唐突了,唐突了,还望贵客海涵,来人呐,安排酒宴,招待远来的贵客。”
    士燮和马谡分宾主坐了,士燮其实早就已经心急如焚了,慌忙问道:“先生可知,这自从家父去后,那吕岱对我交州士绅是威逼利诱,步步蚕食,孙权又设立广州,拉拢分化,我交州士绅早在一片祥和中沦为鱼肉,等我起兵之时,他们却畏惧孙权势大,非但不敢相从,反而助纣为虐,如今我已是进退两难。”
    马谡道:“将军的困境在一年之前丞相就已经预料到了,丞相曾有言,交州无论何人起兵,都必败,届时孙权必然会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士徽听到此处,酒宴吃的是味同嚼蜡,哪有什么滋味可言,但是求生的信念驱使着他说道:“丞相可有言能救我之性命?”
    马谡哈哈大笑道:“将军何用人救!吾便不大言不惭了!”
    士徽听到此处,知道马谡是在怪见面时的大言,连忙站起来,一揖到底说道:“还望先生救我士家性命!吾必感激不尽!”
    马谡说道:“此事说来也简单,令尊在交州提倡儒学,教化一方,守土有功,吾皇一直都很赞赏,若是将军愿意携交州而投,吾皇必然能保士家平安。”
    士徽听了这话,内心是五味杂陈,说到底不还是得做蜀汉的附庸,那和做东吴的附庸有什么区别?只是如今已经和东吴起了龃龉,不便再相投而已。
    马谡看士徽不再说话,又道:“将军当知,如今雍凉都已经被我主掌控,就是曹魏最为看重的司州也被我主拿下大半,丞相目前就在长安,天下大势尽在我蜀汉,将军还要执迷不悟么?更何况将军在东吴已无立身之地,若是不愿归附,我蜀汉愿意为将军准备一艘大船,将军度洋逃命去吧!”
    士徽听了马谡分析利弊后,内心已有了决定,对马谡说道:“烦请先生禀报汝主,我士徽愿意投降,听凭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