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孟获内乱
作者:鹅卵石   一统天下,从救关羽开始最新章节     
    阿斗想了很久,觉得没有道理啊!上辈子丢上庸是因为荆州丢了,上庸几乎是一块飞地,丢了几乎是必然。
    这次怎么还会丢?
    刘封的勇武几乎算是五虎将之下的第一梯队了,孟达的勇武和刘封不相上下,自己又对孟达多加防范,再加上黄忠都去了。
    上庸丢了,再攻襄阳之时就得提防上庸的支援,这绝对是个不容忽视的大麻烦。
    上庸不大,作用却很明显,甚至能左右北伐的战略布局,阿斗头痛了。
    此时诸葛亮一擒孟获的消息传来,阿斗突然一拍脑袋说道:“真笨,想那么多干嘛,不是还有丞相嘛!帮助丞相拿下孟获,剩下的事情让丞相头痛去。”
    于是阿斗赶紧将房陵、上庸之事命人快马给诸葛亮送去,与此同时给诸葛亮写了一封信。
    其实阿斗并不赞同刘备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不管什么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
    尊重别人信仰的基础上才能谈其他,否则注定是一厢情愿,就像后世的鹰酱一样,满世界的灌输自己的“民主”,结果搞得整个世界都对鹰酱怨声载道。
    杀一个人容易,灭掉信仰却需要杀掉所有信仰坚定之人,这何其困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阿斗可没有时间消耗在南中。
    因此,阿斗汇总了后世民族大团结的经验,给诸葛亮进行了特别授权。
    第一、就是允许少数民族自治,自己治理民族事务,但是要承认蜀汉对地方的管辖权。
    第二、允许诸葛亮在孟获底下的少数民族和部落中选择顺从的给予盐、糖、烈酒的经营权,分化拉拢一批。
    第三、在合适的时期安排军队进行一次军演,让少数民族都去参观一下大汉军队的军威。
    诸葛亮收到阿斗的来信,对于第一条、第二条深以为然,因为诸葛亮根据在南中的这三个月观察已经给刘备上奏折了,和阿斗的意见不谋而合。
    南中为什么会乱,因为人心乱了,平叛平的就是人心;人心因什么而乱,一是权二是利,阿斗的政策将权和利关联起来,不但具有很强的执行性,而且一定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对于第三条,诸葛亮确认为阿斗太不成熟了,蛮夷一向是畏威而不怀德的,想靠一次军演吓唬他们,太想当然了,只有血的教训才能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害怕。
    但是当诸葛亮在和少数民族进行谈判时,发现根本不用太费力,只要给予盐、糖、酒的购买权,很多小部族就愿意坚定的站在诸葛亮这边,再加上诸葛亮愿意给他们自治的权利,他们甚是感恩戴德的愿意给诸葛亮当马前卒。
    为首的代表就是金环三结、董荼那、阿会喃三人,这三因被诸葛亮拿住,放回去,再拿住,又放回去,因此感念诸葛亮恩德,在孟获逼他们对诸葛亮用兵的时候,便亲手抓了孟获献给诸葛亮。
    诸葛亮亲自给他们承诺,他们三部不仅可以购买盐、糖、烈酒,还允许他们经营,不仅仅如此,还将阿斗能预防天花之事说了,允许他们三部的新生儿在适龄时接种牛痘。
    这三人得了好处,将诸葛亮的仁德在南中部族中广泛宣扬,诸葛亮再次放回孟获之时,孟获因恨三人,遂召集众部落首领,准备在众部落首领面前杀了三人,杀鸡儆猴。
    金环三结三人被五花大绑至众人面前,孟获道:“尔三人卖主求荣,还有何话讲?”
    金环三结道:“首领,不知你若抓住诸葛亮,可会放他回去?”
    孟获道:“当然不会,抓到他一刀下去,挖出心肝下酒吃才解我心头之恨。”
    金环三结道:“可丞相放你四次了。我金环三结自问不算什么好汉,但是我也是知恩图报的,丞相允我部落经营盐、酒、糖,还要帮我部族预防天花瘟疫,此等大恩,首领可能给我部族?”
    金环三结说完,当即就有头领问道:“金环三结,你此话可当真?”
    金环三结道:“我被丞相抓了三次,放了三次。已愿真心归降,丞相与我说了,汉朝与我等本无仇怨,如今也愿意我等自己管理部族,只要愿意归顺汉朝的,都能经营盐酒之物。”
    孟获看大部分部族被金环三结煽动了,当即说道:“休要听他妖言惑众,来人啊,推出去砍了。”
    孟获话刚说完,就有五六个小部族的族长跳出来说道:“且慢,让金环三结把话说完。”
    董荼那插嘴道:“首领,你被东吴的那个汉人煽动带人反叛,他只是送了一些甲胄便让我们族人卖命,丞相说这个阴谋汉人一千年前就用过了,叫远交近攻。你若是再执迷不悟,南中各部族必被你拖入深渊。”
    董荼那话刚说完,就有小头领跳出来说道:“董荼那你先别说话,让金环三结先说,丞相还说什么了。”
    金环三结说道:“丞相还说,汉人和我们部族应该如兄弟一样相处,汉人有的绫罗绸缎,我们能穿,汉人有的财米油盐我们也能吃,我们南中有数不尽的药材,拿去和汉人换就行。”
    这个时候董荼那接着说道:“丞相还愿意让咱们每个部落都派人去汉人的医生学校去学习医术。”
    金环三结和董荼那说完,有几十个小部落都极为心动,当即劝说道:“大头领,您也看到了,丞相的智慧像星空一样浩瀚而又神秘,丞相的胸怀像大地一样宽广,我们曾经杀死了他们很多士兵,很多士兵的头被我们做成了酒杯,成了我们炫耀的资本,可是丞相依然原谅了我们。大头领,我支持向丞相议和。”
    孟获大怒道:“什么?你们是要造反么?将金环三结三人推出去砍了!”
    金环三结道:“大头领,你要抓我,我束手就擒,怎么还能算我们造反。我们只是希望我们的部族能获得生存和延续的希望,你作为大头领不应该带领大家走向和平和希望么?”
    当即有人附和道:“金环三结说得对,大头领,和汉人议和吧!”
    孟获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挑战,他也明白,此时如果再不果断出手,以后这个大头领的威望就荡然无存了,当即说道:“胡说,我们各族拥有高山大河,足以自立,为什么要接受汉人的管辖。来人,将他们三人推出去斩了,以儆效尤!”
    金环三结看到孟获如此执迷不悟,当即给几个友好的部落首领使眼色,那几个首领当即跳出来说道:“大头领,杀不得啊!”说着就拦住了孟获,然后拉手的拉手,抱腿的抱腿,片刻间将孟获绑了个结实。
    这些部族早已经和金环三结一起投降了,此时正是想抓住孟获让大家看看诸葛亮的仁义和宽容。
    孟获怒道:“你们做什么?我是你们的大头领,你们是都要造反么?”
    金环三结说道:“众位兄弟,我金环三结在此立誓。若我说的有一份虚假,愿受万蛊噬身之苦。我们将大头领带到丞相面前对质,若是丞相杀了大头领,我甘愿替大头领偿命。”
    董荼那、阿会喃也说道:“我们也愿与大头领抵命。”
    众人绑了孟获,押送至蜀军大营。
    诸葛亮听说众人绑了孟获,带领众将士出营迎接。看到被绑住的孟获及金环三结三人,诧异的问道:“诸位头领,这是为何?”
    金环三结说道:“我回去之后孟大头领将我们三人拿了,要杀了我等杀鸡儆猴。我与他们说了丞相的承诺,他们不信,押送大头领过来与丞相对质。”
    诸葛亮说道:“我以大汉丞相的身份,代表我大汉天子对你们承诺,只要愿意归顺大汉的部族,我们都愿意与你们友好共处,不管是盐、糖、酒还是丝绸、瓷器都可以与你们交易。”
    有人问道:“董荼那说你们愿意帮我们预防天花,还能帮助我们培养医生,是真的么?”
    诸葛亮说道:“只要你们归顺了,就是我们大汉自己的臣民,我们自然要让自己的臣民吃的饱,吃的好。不管是预防天花还是派出医生都是势在必行的事情,只要你们愿意,等我们班师的时候,你们就可以让你们选派的人跟我回成都学习。”
    众人问道:“我们还有个不情之请,还望丞相答应。”
    诸葛亮道:“请讲!”
    金环三结说道:“我们希望丞相能原谅大头领,如果丞相杀他……”
    诸葛亮大手一挥说道:“我不会枉杀你们一人,自然不会加害你们的大头领,但是战场上厮杀,我也会毫不留情,毕竟我得为我们自己的百姓考虑。”
    诸葛亮说完,当即就有十几个部落头领说道:“丞相,我等愿降!”在示范作用下,陆陆续续四五十个头领下跪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