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王氏回府
作者:Q弹的鱼丸   庶女安岚最新章节     
    我挖了一勺子鸡蛋糕放进嘴里,吃完以后回道:“祖母,若不是你出面阻拦,我怕就没那么好的运气如嫡姐那般自己一个院子了。或许会在主母的正院的偏屋?祖母,岚儿都懂的。”
    “祖母,这鸡蛋糕怎的做的,如此美味!岚儿明日还要吃,好不好。”
    祖母刚有一点伤感情绪就被我转移了话题,她一脸和蔼的看着我:“这鸡蛋糕里小厨房放了一些香油和酱油调味,既然你爱吃明日让他们在送来。”
    吃过饭歇息了一会,祖母便拉着我出去散步:“走吧,陪我走一走。”
    一路上祖母考着我账房先生教的知识,我自然是对答如流。走了一炷香的时间,祖母身边的司棋便来通报:“老夫人,老爷回来了!正在寿安堂等着老夫人要给老夫人请安呢。”
    我明显感觉到祖母抓了一下我的手,我们到寿安堂的时候便看到父亲坐在椅子上品着茶点,看样子是饿了。
    祖母见到父亲便再也绷不住了,一下扑倒了父亲怀里:“我的安儿啊!你可回来了。”
    父亲扶起祖母:“是儿子不孝让母亲担心了,我刚回来的时候已经听管家汇报了府里的相关事宜,让母亲操劳了。”
    “无事,无事,你平安回来就好。圣上怎么说,可有处罚你?”祖母边焦急的问着父亲,边看父亲身上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父亲除了胡子没刮,整个人精神饱满,祖母这才安心下来。
    “母亲,圣上此次只是了一句。圣上说维护儿女,才是为父之本。母亲放心,圣上如此说,想必圣上没有怪罪,也没有把弹劾之事放在心上。”
    祖母不解的问道:“那你怎得这么久才回来?”
    安国公笑了笑:“母亲,圣意不可揣测。不过这次皇上还赏了阳澄湖的大闸蟹,说是让儿子带回来给母亲品尝。”
    祖母满意的点点头:“既如此,不如让小厨房现在蒸上吧,你还未用膳吧?岚儿也一起尝尝吧。”
    这时候父亲才看到我,我行礼问安:“请父亲安。”
    “起来吧,岚儿怎么在这?”虽是问我,却是看向祖母。
    “今日叫她来跟账房先生学习账面之事,岚儿竟用一天就掌握精髓了,当真是管家的好手。如今有她帮衬,我也算轻快许多。”祖母欣慰的说着。
    父亲点点头,他看见了我身上的孔雀裙,不禁皱眉:“这才是王氏所赠?”
    我点了点头:“是母亲所赠,只不过女儿并未穿在太夫人寿宴上。女儿觉得这衣裙太过华丽了,怕是有喧宾夺主之意。怕辜负了母亲的心意,便穿了另一条孔雀蓝色的衣裙。昨日女儿无意翻找出来,觉得如此漂亮的衣衫压箱底实在是可惜,便穿上了。”
    安国公握紧衣角,过了几秒才道:“既如此便穿着吧,若是不喜欢赏人也行,你母亲是不会介意的。”
    一炷香的时间大闸蟹就被端上了餐桌,随后吃蟹的工具也端了上来。吃蟹可有太多讲究了,就拿这吃蟹的工具来说,共八件。此八件有锤、镦、钳、铲、匙、叉、刮、针。其实也不用我们特意去弄,也有剥好的蟹肉。
    司琴来询问:“老夫人,厨娘问要不要做糟蟹。”
    祖母思索片刻:“做一些吧,在做一些蟹酱来。”
    我上辈子虽偶尔吃蟹,实在这东西太寒便不多碰:“祖母,什么是糟蟹和蟹酱?”
    祖母认真解释着:“蟹酱就是把蟹剁碎、腌制后,易保存。所谓糟蟹,就是用酒糟腌制的大闸蟹。蟹洗净后抹干,将酒糟、盐、少量酒和醋拌作糟泥,把大闸蟹埋入糟泥内,入瓮密封七日。”
    我点了点头,吃着刚刚祖母给我剥开的螃蟹,心满意足。
    因晚上用了晚饭,螃蟹我和祖母都并未吃多少,祖母便让人给姨娘们也分去一些。父亲出门之前说道:“岚儿,这么晚了,我送你回去吧。”
    我冲着祖母行了一礼,便跟着父亲向我的院子走去。
    父亲刚开始的时候还未开口,快到我院子门口了,父亲才迟迟开口:“为父知道这样说对你不公,可是王氏毕竟是你母亲,终究还是要回安国公府的。”
    安国公盯着安妍,不想错过安妍脸上的一丝情绪。圣上把他关在宫里的时候也传唤了王家家主,也训斥了一番。其实圣上的意思在明显不过,是想让两家重归旧好,再过几日安国公就要去接王氏回家了。
    我面无表情,淡淡的回道:“母亲是安国公府的夫人,自然是要回府的。女儿不明白,为何父亲要这么说。”
    安国公心中有愧:“为父听说你把你的饰品都当了贴补府里?”
    “女儿是安国公府之人,这是女儿应该做的。”我好像在说什么正常不过之事,语气也没有任何波动。
    “哎!是父亲亏待了你,以后必定补偿你。快些回去吧,夜深露重,小心着凉。你回去吧,为父在这里看着你。”
    我行了一礼后转身进到了院子,直到我进屋子以后。巧梅才悄悄过来:“小姐,老爷还在院门口站着呢,不知道想什么呢。”
    我摘下头上仅剩的珍珠簪子,冷哼了一声:“大约是今日月色甚美吧。”
    巧梅一脸懵,巧菊赶紧追着巧梅出去:“你没看出小姐心情不好么,快些出去吧,你去休息今日我来守夜。”
    我吹灭了蜡烛,上了床,看着窗外的月色。自从重生以来我便逐渐喜欢上了夜晚的月亮,它像黑暗中的光一般照射整片天空。
    这些日子嫡姐不在府里,府里的先生们便都来到了学堂,开始轮番教导我琴,棋,书,画,箫。不止如此,还有不知道哪里来的舞蹈先生,跳起舞来青春中带着妩媚。
    这几日我除了吃饭和睡觉,剩余的时间便在学堂学习各种技艺。几日下去所有的东西都只会一些皮毛,虽然上不得台面,也算是略知一二。
    估计再过几日,父亲就要去接王氏和嫡姐回来。今日王家姑姑的道歉信已经送到了府上,怕是不多日,王氏和嫡姐就要回来了。
    我尽力学着我所能掌握的,我知道这些女先生和技艺师傅在嫡姐回来的时候就又要跟着嫡姐住在嫡姐的园中了。
    父亲从来都不曾放弃嫡姐,也许一开始有些气涌上头。时间久了,也就想清楚了。就算嫡姐在王家,父亲都会送去书信过问嫡姐的功课。
    今日我正去学堂的路上碰到父亲,只见父亲穿着一身孔雀蓝衣袍,吊坠是用孔雀尾部的羽毛制成的。
    “请父亲安。”我上前行礼问安,这些日子我都有意无意的躲着父亲。
    “岚儿,父亲在私库里挑选了上好的绫罗绸缎,还有笔墨纸砚,已经让人送到你院子里了。”
    我低着头看不出来情绪:“安岚谢过父亲,父亲可是要去接母亲和姐姐?若是迟了可不好。女儿就不陪父亲一起前去了,学堂的先生还在等着女儿,女儿便先行一步了。”
    安国公点了点头,目送我离开,随后转头便上了马车。
    路过竹林的时候,巧菊仔细观察四周无人后,开口道:“小姐,你不是早知如此,又何必跟老爷置气呢?老爷刚对小姐您转观一些,以后毕竟还是要靠着老爷为小姐谋划一番的。”
    我扒开拦路的竹叶:“我又何尝不知,只是觉得命运有些不公而已。罢了,不说这个了,我们的人安排进来了多少?”
    “回小姐,我们一共进来两个。此次是老夫人选的人,原本府内有十五个管事,全被老夫人发卖了。老夫人回乡下带回了一些老奴,想必是安家原本的奴仆,安排在各个重要岗位。”
    我看了巧菊一眼:“先不要联系,等王氏回来在看做决定。这两个人一定要握在我们手里,若是不能为我们所用也不可让别人利用。仔细让人留意着若是有什么不轨之心,便随便找个借口撵出去。”
    我们俩穿过竹林便到了学堂,临进去的时候我嘱咐道:“母亲和嫡姐回来的时候派人来通报我一声,顺便让巧菊把那绣花样子给嫡姐送去。”
    晌午先生去用膳,我叫人把膳食搬到学堂:“父亲和母亲还未归?”
    “回小姐,老夫人怕有什么差错叫人去探了,说是夫人和老爷在王家用过膳就归来。刚才老夫人身边的司琴姑姑说晚上让二小姐您准备一下,老夫人要在寿安堂举办家宴。”
    下了学堂的时候便看到门口站着司棋姑姑,司棋姑姑见到我行了一礼,便给我披上披风。
    “老夫人让奴婢来接您。”
    我点了点头,刚才司棋姑姑在给我寄披风的时候塞给了我一个荷包。
    我进入寿安堂的时候便看王氏在给祖母捏着肩膀,嫡姐喂着祖母吃着豌豆黄。还是王氏先发现了我:“岚丫头,快进来,在院门口发什么呆?”
    “请祖母安,母亲安,嫡姐安。”
    王氏把我扶起带到座位上:“你这丫头,这般客套做什么?以后自家人在一起不必行礼。”
    我笑了笑:“母亲抬爱,女儿又怎会辜负母亲。对了,姐姐那绣花样子巧菊可送去了?”
    “收到了,没想到这么久了,妹妹还记挂在心里。”说罢,嫡姐握住我的手坐在我旁边。
    “好,好,好,这样一家子聚在一起才好。”父亲从门口进来便看到了这幅画面。
    我跟嫡姐刚要行李便被父亲拦下:“行了,都是家里人,免了吧。”
    宴席开始以后,王氏站起来:“母亲,让您担心了。您本应该颐养天年,还要为了儿媳出来操劳,是儿媳的不该,儿媳自罚一杯。”
    祖母并未阻拦,看着王氏一饮而尽说道:“都是一家人。”
    王氏又给自己倒了一杯冲着安国公道:“夫君大度是奴家之幸”说罢一饮而尽,安国公也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这第三杯,敬岚儿,原谅母亲的愚钝未能护你周全。”王氏一脸诚恳的端着酒杯。
    我连忙拿着茶杯起身:“母亲,使不得。母亲不必愧疚,女儿都记不得发生的事情了。”
    王氏并未接话,而是一饮而尽,我只能跟着她一起了。喝完了酒王氏又叫身边得赵嬷嬷来,赵嬷嬷和身后仆人端着五个匣子。
    王氏打开第一个匣子:“这第一个匣子是一根千年人参,儿媳特寻来送与母亲,还望母亲不要介意。”
    “这是送给老爷的”王氏拿起一把扇子,展开入目的是一幅山水画。
    “老爷这是父亲特意在民间寻来的顾恺之的真迹,还望夫君收下。”父亲接过,拽过小厮手里的灯笼,仔细的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父亲嘴里喃喃自语,随后控制不住的兴奋:“顾恺之作画,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意在传神。这当真是顾恺之的真迹,夫人替我谢过岳丈大人。”
    王氏笑了笑:“夫君喜欢就好,这三个匣子都是送给岚儿的。太夫人甚是喜爱岚儿送的荷包,又听闻岚儿临摹也是一绝。故特意寻来这王羲之的真迹,虽然只有十页,也是格外珍贵的。”
    我接过以后仔细观摩,这的确是王羲之的真迹。上辈子是我自己派人寻来的,为此还费了不少功夫。
    “这是安徽歙县安徽的歙砚,想必岚儿也有所耳闻,这是你的姑姥姥送来的赔罪礼。她是王家的亲戚,不好贸然而然的来安国公府。便由我带来转赠给你,希望岚儿不要记恨姑姥姥才是。
    我接过砚两眼放光的看着砚,随后笑着说道:“母亲,女儿都不记得姑姥姥说什么啦,又怎会记恨姑姥姥呢?不过这砚既到了我手便没有收回去的哦,姑姥姥费心了,岚儿很喜欢。”
    祖母轻笑了一声:“你这皮猴子,倒是忘性好。这世人总是思虑太多,多半是佣人自扰,你这般很好。”
    王氏今天也很赏脸跟着附和着:“这最后一个是圆形犀牛角灯笼。”说罢赵嬷嬷呈上了一个巨高的匣子是双开门的。
    王氏打开,拿了一根蜡烛放里,只见里面散出惊人的光芒。王氏让人把灯笼聚在一处,三五个普通灯笼放在一起都没有它的光芒。
    王氏看着众人惊讶的目光,淡淡的说道:“这是皇后娘娘听闻你的委屈特意赏赐下来的,以宽慰你的委屈。虽然岚儿不记得了,但是母亲记得岚儿所遭受的罪过,母亲定不会在让任何人欺辱你。”
    我看着犀牛角所做的灯笼,薄如蝉翼,触摸起来也不如普通灯笼那么脆弱。我上辈子当皇后的时候也只得过一个羊角灯笼,与这个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这灯笼有价无市啊,王家这次真是大手笔啊。
    “母亲,可说好了,这灯笼送我了可不许要回去了。”我俏皮的说道。
    我一句话让原本凝重的氛围,变得活跃起来。王氏拿帕子捂着嘴笑了笑:“你这丫头,皇后赏赐给你的,谁敢抢走。”
    嫡姐此时装模作样的要抢灯笼,故意逗弄我。我拎着灯笼逃窜到王氏背后:“母亲说了,谁也不敢抢走。”
    众人笑成一团,等嬉戏玩闹结束,祖母开口道:“从今以后便好好的吧,你们吃吧。岁数大了,经不住了。”
    众人起身送过祖母,又用了一些王氏从王家带回来的新鲜水果。父亲便带着母亲离去,嫡姐也无意与我周旋,径直回了院子。
    我也没继续坐着,看着守在旁边的仆人:“拿去你们分了吧,你们也辛苦了。”
    “谢二小姐赏。”
    巧菊提着灯笼,巧梅拿着王羲之的真迹还有砚。进了屋子,巧梅立马开口:“可憋坏我了,小姐,这些当真以后就是小姐的了?”
    巧菊解着我领口的口子,白了巧梅一眼:“看你出息的,像是没见过什么好东西一般。巧梅姐姐,你收敛着点,你的一言一行不止代替者安国公府更是代替着小姐的面子。”
    我没有开口阻止,巧梅是好的。上辈子我重视巧兰也是因为巧梅这嘴太快了些,心里憋不住事情。
    巧梅见我没有开口,也没有跟巧菊呛,收拾着手里的东西:“知道了,我在尽量改了。”
    我总觉得这些东西太贵重,就算是诚心实意的也不用送这么多贵重的东西:“把巧竹叫进来看看这些东西有没有什么。”
    巧竹拿着三样仔细看看,又用砚,研了墨出来闻了闻。巧竹刚要说没什么问题,便听到站在巧竹身边的巧梅说道:“这果真是好砚,这墨香都变得让人神清气爽了。”
    巧竹像是忽然反应过来什么,转身去把墨汁倒掉闻着砚的味道,反复了两次才看向我。
    “小姐,这砚不对,这砚怕是用了麝香水浸泡过又爆晒,反复一年之久形成的。平时闻不到什么味道,碰到水才会显示其中奥妙。若是闻久了怕是会让女子损伤肌理,长久下去便难以有孕。”
    巧梅反应极快,立马拿了块布包着砚出去了。巧菊也立马开了门窗,并让我出去站一会,等气味消散在进来。
    巧竹摇摇头:“刚拿回来只是微量的气味,对身体产生不了危害。闻一点没什么的,只要不长时间接触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