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坚守不出的秦军
作者:夜语轻荷   玩我呢?新手任务是长平之战?最新章节     
    “秦军有无出击的情况?”
    “回柱国,秦军并未出动军队和我军交战。”
    项燕忍不住皱了皱眉头,他现在有一些看不懂秦军了。
    秦国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南下,结果,在攻占郢陈和平舆以后,便不再继续前进。
    反而是修起了防御工事。
    这让项燕有一些无法理解。
    本来,项燕以为,秦军会趁自己刚刚前来,人困马乏之时,出动军队,和自己交战,先声夺人。
    为此,项燕将大量楚军精锐集结在先锋军当中,为得,便是在秦军进攻时,可以顶住秦军的进攻,同时,打一个反击。
    如果可以赢下一战,那么,楚军本来就高涨的士气,便可以更强。
    结果,秦军面对自己的先锋军,根本没有任何动作。
    尽管想不明白王翦到底在干什么? 但是,项燕还是决定,带领楚军和秦军展开对峙。
    于是,项燕率领四十万楚军,和秦军一样,从南汝水到西淝水之间的两百里地域,和秦军展开对峙。
    可是,时间过去了半个月,秦军依然没有什么动静。
    而项燕也越来越看不懂王翦的操作。
    之前,项燕以为,王翦不对自己的先锋军发动进攻,是想和自己一战定乾坤。
    可是如今,楚军四十万大军已经就位,可秦军却依然没有动静。
    这就让项燕有一些想不明白了。
    尽管项燕不明白王翦的用意,可是,项燕却不打算继续这样碌碌无为下去。
    因为,项燕清楚,楚军只有四十万,而秦军有六十万。
    楚军在兵力上占据劣势,而楚军为数不多的的优势,便是楚军在士气上占据上风。
    去年击败二十万秦军,让楚军在面对秦军时,拥有着高涨的士气。
    但是,士气这种东西,是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退的。
    如果在一开始,秦军便和楚军交战 那么,项燕还可以凭借楚军的士气,压制秦军,至少可以利用楚军高涨士气带来的战力加成,以劣势兵力和秦军打成平手。
    只要和秦军的第一战不是打输了,那么,楚军的士气便可以继续维持下去。
    这样,楚军在面对秦军时,便依然拥有士气上的优势。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秦军坚守壁垒不出,而经过十多天的时间,楚军的士气已经开始有所下降。
    如果继续和秦军对峙下去,项燕估计,楚军的士气会继续下降。
    一旦楚军的士气继续下降,那么,楚军和秦军之间的战力差距,便会越来越小。
    到时候,楚军士气回复到和秦军相同的情况,那么,自然无法再压制秦军。
    所以,项燕打算,趁楚军士气尚在的情况,向秦军挑战,力求和秦军交战。
    只要楚军可以取胜,那么,项燕便有办法维持住楚军高涨的士气。
    于是,项燕命令楚军向秦军挑战。
    可是,面对楚军的挑战,秦军根本不为所动。
    不管楚军如何挑战,骂人也好,出动小股部队进攻也罢,佯装败退也好。
    秦军就是坚守壁垒不出。
    面对秦军这种龟缩不出的情况,项燕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秦军六十万人,修筑的防御工事之坚固,不是短时间可以突破的。
    而楚军挑战秦军,秦军好像耳朵聋了一样,就是没动静。
    楚军发动小规模进攻吧?便被秦军的防御撅回来。
    动员大量兵力发动进攻,在秦军漫长的防线上自然可以撕开一个缺口。
    可问题是,楚军兵力没有秦军多,出动大规模军队进攻,就算可以撕开一个缺口,楚军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将秦军一分为二?
    别开玩笑了,在秦军防线上撕开缺口,把秦军一分为二,然后呢?
    以楚军的兵力,根本没有歼灭秦军的能力,撕开一个缺口,将秦军一分为二的后果就是,被秦军两面夹击。
    至于说,从左右两侧撕开一个缺口,同样不可取,秦军防线的两端,分别是平舆和郢陈。
    楚军凭什么在秦军援军抵达之前,快速攻陷平舆和郢陈?
    所以,大规模进攻,除了让楚军损失惨重以外,不会有太多的好处。
    项燕引诱秦军出战不成,便又开始想其他方法。
    项燕想从侧翼绕行,对秦军的后勤补给线发动突袭。
    可是,派出大量突袭部队以后,无一成功,项燕也放弃了这个计划。
    因为项燕发现,王翦防的太好了。
    秦军防线,一端是南汝水,一端是西淝水。
    楚军如果想要绕道突袭秦军的后勤补给线,难度太大了。
    而且,项燕派出的突袭部队汇报,秦军骑兵完全控制了两侧区域,楚军的突袭部队,根本不可能穿过秦军的骑兵警戒区。
    面对防守的滴水不漏的王翦,项燕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
    相比于项燕的沉默,王翦此时,并没有空闲下来。
    王翦在秦军防线两翼,布置了大量的骑兵,用于警戒。
    得益于灭亡了赵国,此时,王翦麾下有大量的赵边骑部队。
    而和楚军对峙的地区,以平原为主,原赵边骑的骑兵,可以充分发挥。
    所以,楚军的绕后突袭秦军补给线的行动,全部以失败告终。
    王翦作为和李牧交战良久的将领,在体验过李牧的恐怖绕后能力以后,再面对项燕的绕后行为,说实在,王翦有一些看不上。
    要知道,在如今这个时代,论骑兵运用,李牧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而被李牧鞭打过的王翦,对于骑兵的运用水平,自然也是一流的。
    何况,如今秦军还有了原赵国边骑的加持。
    所以,项燕的绕后行为,在王翦看来,根本不足为虑。
    相比于防范楚军绕后突袭秦军补给线。
    王翦更在意秦军的磨合。
    王翦麾下的这六十万秦军,成分复杂,战力较弱,士气不高。
    为了改变这些,王翦决定练兵。
    王翦练兵的目的有两个。
    一,让原赵,魏,韩,燕之人 可以和秦军好好配合。
    毕竟,战国每个国家的军队都有一些不同,秦国征召赵,魏,韩,燕四国之人,组成秦军,他们和秦军的战法颇有不同,如果不进行磨合,必然无法好好配合作战。
    占到总兵力三分之一的赵,魏,韩,燕之人,如果无法和秦军合力,那么,影响是巨大的。
    王翦可不想和楚军决战的时候,自己这边的大军因为配合不好,而在战场上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