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郢陈叛乱
作者:夜语轻荷   玩我呢?新手任务是长平之战?最新章节     
    安逸发现,其所在的先锋军当中,开拓者的数量有一些多。
    安逸所在的先锋军,人数大约是两万五千人。
    而这几天,安逸发现,他居然看到了起码三名开拓者。
    要知道,此次任务,参加的开拓者人数仅仅才三百多,分散到二十万秦军当中,平均六百多人才一个。
    而安逸这些天,接触的秦军数量,大约有千人左右。
    理论上来说,一千多人,也就两三个开拓者。
    可是,单单安逸认出来的开拓者,便有三人,更别说没有认出来的了。
    安逸当时记住的开拓者连三分之一都没有。
    也就是说,实际情况是,先锋军当中的开拓者人数比例,很可能非常高。
    也正是因为如此,安逸才明白,为什么这个任务通过几率连百分之四十都没有。
    开拓者大量聚集在一起,在接下来被楚军进攻的情况下,损失自然会很大。
    ……
    “前进!”
    安逸看着再次被击退的楚军,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秦军在耗费了近二十天的时间以后,终于的抵达了淮河一线。
    而在淮河以北,楚军集结了大量兵力,和秦军发生了大战。
    秦军依靠更强的战斗力,击溃了楚军在淮河北岸的抵抗。
    此时,李信率领的秦军主力,已经在淮河北岸扎下了营地,而楚国首都,寿春,就在淮河对岸。
    这些天,秦军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开心的情绪。
    尽管说,在伐楚之前,便乐观的认为,楚国不堪一击,可是,真正打起来,连一个月时间都没有,秦军便兵临寿春城下,这个速度,还是让秦军上下,感到振奋不已。
    不过,安逸清楚,现在的秦军有多高兴,接下来的秦军就有多悲催。
    秦军抵达淮河北岸以后,并没有立刻展开对寿春的进攻。
    毕竟,寿春在淮河以南,楚军在寿春周边,还集结了重兵。
    贸然渡河,对于秦军来说,是不利的。
    所以,秦军还在等,等船只到位。
    而就在秦军等待的时候,郢陈的昌平君发动了叛乱。
    昌平君在郢陈发动了叛乱,号召楚人,反抗秦国。
    本来,郢陈便是楚国故地,秦国虽然吞并了郢陈,但是,郢陈是在公元前230年,被秦国吞并的。
    本来,郢陈是楚国的首都,因为战国最后一次五国攻秦失败。
    五国不但没有完成灭秦的战略目标,反而是参战的五国都损失不小。
    而魏国为了向秦国求和,将靠近楚国边境的魏地割让给了秦国。
    楚国方面,考虑到魏国割让的地方 距离郢陈太近。
    当时,郢陈距离魏国边境,仅仅只有一百六十里。
    这个距离,如果秦军发动突袭,楚国连反应时间都没有。
    所以,楚国才会选择迁都到寿春。
    一来,在远离边境,好让楚国首都拥有足够的缓冲,以免被秦国一波突袭带走。
    二来,则是,寿春的地理位置,对于楚国来说,十分重要。
    寿春卧于淮水之阳,北通徐鲁、南达闽越、东连三吴,进可攻、退可守,历来是军事重镇。
    再者,寿春尽管原先是六国(国名为六)的土地,但是,楚国吞并寿春已经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了,寿春对于楚国来说,那可是比吴,越之地都要老的老楚子旗地盘。
    还有,淮南地区已经有两百余年无战争,人力得以歇息,铁器的使用使农业生产力得到发展,寿春一带成为楚国的主要农业地区,有充足的粮食供应。
    以寿春为都,便可据有巢淝运河。
    在今合肥附近有个将军岭,淝水(今东淝河)从岭北发源向北流向淮河;施水(今南淝河)从岭前发源向巢湖并入长江,早在春秋时,楚国就在将军岭开凿了运河,沟通施淝二水,后人也称之为江淮运河。
    据有巢淝运河,便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把东南沿江地区的大量人力、物力由长江经巢湖入淝水运到寿春,或经寿春进淮河溯流西上直抵前线。
    虽然说,楚国首都已经迁到了寿春,但是,郢陈不管怎么说,也当了几十年楚国的首都。
    郢陈当地的楚人在内心上,更加倾向于楚国。
    而在李信伐楚的时候,秦国吞并郢陈的时间,连十年都没有。
    这使的郢陈这片地区,对于秦国的认可性不高。
    这也是为什么,新郑叛乱发生后,秦王要昌平君前来安抚郢陈地区。
    正是因为郢陈地区的楚人刚刚成为秦国百姓不久,对于秦国认可性不高。
    加上,昌平君熊启的身份加持,让楚人在熊启发动叛乱以后,迅速响应。
    使的郢陈地区,很快便脱离了秦国的控制。
    熊启以极快的速度,控制了郢陈,并第一时间切断了李信大军的粮食物资补给。
    昌平君熊启站在郢陈的城墙上面,看着城外络绎不绝赶来的楚人。
    在控制郢陈以后,熊启便以楚国公子的名义,号召郢陈地区的楚人,反抗秦国。
    而郢陈地区的楚人,也没有让熊启失望。
    在熊启发布号令以后,便有大量楚人赶来了郢陈。
    “城内粮食,武器甲仗是否足够。”
    “公子放心,秦国为了攻楚,在郢陈储备了大量的粮食,武器,甲仗,足够装备十余万人。”
    “如今,这些秦国储备的粮食物资,都成为了我们抗秦之用,不知道赵政那小儿知道了,会不会气死。”
    “哈哈哈……”
    “如今李信大军粮草断绝,只要柱国带兵发动进攻,那么,秦军必败。”
    “我楚国也可以趁此一雪此前百年来的历代耻辱。”
    熊启看着不断进入郢陈的楚人,这些楚人,将会不久后,成为保卫郢陈的军队。
    而相比于自己麾下人的乐观,熊启却非常清楚一件事,那就是,楚国是否能继续存在下去,没有人知道。
    作为在秦国担任了十几年丞相的熊启,比楚国任何人都清楚,秦国的强大。
    二十万秦军,对于秦国来说,并不是极限。
    如今的秦国,比之前灭亡赵,魏,韩时更加强大。
    这次,楚国可以击败秦国,可是,下一次呢?
    巴蜀之地,在李冰修建好都江堰以后,已经让成都平原,成为了秦国的粮仓。
    郑国渠的完成,让秦国可以拥有喂饱起码二十万军队的能力。
    而如今,赵,魏,韩之民力,可以悉数为秦国所用。
    秦国可以调动的军队,物资,只会比以前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