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散财
作者:皮皮的小猪   重生九零:不做老实人最新章节     
    刘海霞来娘家本来是想寻求杨桂芬的安慰,结果不但没安慰她,用以前的旧事戳她肺管子,还把她赶出去。
    要不是所剩不多的自尊心不允许她在大街上痛哭。
    刘海霞真想放开嗓子痛苦的嚎哭。
    她做哪些事还不是为了这个家好,哪知道会弄巧成拙。
    她又不是故意的。
    宋红军怪她,父母哥嫂和侄子全都怪她。
    刘海霞心里无比委屈。
    走到家具店,老远就看到隔壁小卖铺的离婚老板娘来店里,不知跟宋红军说了什么,宋红军不住的点头。
    两人的距离近到让刘海霞皱眉。
    宋红军从来就不是有责任心和专一的人,刚结婚那几年混的还不错,手里有钱,没少在外面找女人。
    都说男人有钱就变坏,正因为如此,她才想把钱握在自己手里。
    宋红军看在她给他生了两个儿子的份上,而且她不是会拿家里的钱补贴娘家的人,就把存折都交给她。
    想到这里,刘海霞的眼神暗了暗。
    思来想去,都怪宋红军在外面乱搞。
    他别有那些花花肠子,她又怎么会把钱都握在自己手里,没有钱她就不会挡了他发财的路。
    委屈愤怒的刘海霞越看两人越生气。
    “你们在说什么?这么高兴?”刘海霞走到店里皮笑肉不笑的问两人。
    施蓉说道:“宋哥上次说想买块地盖仓库,正好我亲戚家有块地要卖。”
    施蓉指着河对面说:“就那儿,大概三百个平方,八百七一平,刚好在公路边,以后那边发展起来还可以做铺面。”
    刘海霞见施蓉落落大方,倒也不像和宋红军有一腿的样子,暗暗松了口气。
    “那么偏僻还有八百七,也太贵了。”
    施蓉笑了笑说:“这块地皮不是我的,我只是传个话,价格就是这个价格,要不要买你们自己商量。那你们忙,我走了。”
    宋红军板着脸,没看刘海霞一眼,也没跟她掰扯刚才的事。
    当她不存在,拿起一本武侠小说坐在门口看了起来。
    家具是从省城进的货,比自己做赚的更多,销售后送货安装就好,时间也充裕。
    本来他可以把店交给刘海霞,再请个工人,他去找点其他赚钱的事儿做做。
    奈何刘海霞是个懒婆娘,说话不过大脑很容易得罪人,做生意也不行。
    人家夸她几句就找不到北,经常做亏本生意。
    这个店就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他不管,两个儿子得饿死。
    见他如此,刘海霞就是一阵气闷。
    梦里的乔伟也是这么对她的,仿佛她是什么毒物,多看她一眼,多跟她说句话就能中毒。
    刘海霞想到杨桂芬跟她说的话,忍了忍说:“那块地皮,你想买就买吧,我不干涉。”
    宋红军抬头,用嘲讽的眼神看着她:“买?用什么买,你有钱还是你能借到钱?”
    刘海霞被他的话堵住,张了张嘴又闭上。
    她能借的无非是娘家,哥嫂恨她,爸妈又嫌弃她。
    之前借的钱到现在还有大半都没还,谁还会借给她。
    过了会儿开口道:“你大伯家不是挺有钱的嘛,还有你们村的人,哪家没钱,跟他们借点啊。”
    她是想说跟乔伟借,话到嘴边又咽了下来。
    “没钱就少废话。”宋红军不屑的收回目光。
    他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年轻时被刘海霞的娇俏的容貌诱惑。
    当时他若是能控制住别碰刘海霞,而是娶另一位对他示好的姑娘,那绝不会把日子过成现在这个样子。
    刘海霞被他的眼神刺激,怒道:“你没钱还跟人问地皮,我看你就是心思不纯。”
    宋红军完全把她当神经病,理都不稀罕理她。
    ......
    从镇上到村里的水泥路面宽敞平坦干净。
    进了村也干干净净,不再像以前一样,下脚前得看看,免得一不小心就踩到屎。
    远处的茶山层层叠叠,绿意盎然,春光无限好。
    村民们在山间地头辛勤劳作。
    村里实行合作社的方式,土地都做了规划。
    哪片地种桑树、葡萄,哪座山种枇杷、甜橙、芒果,都是请农科站的专家亲自来指导,科学种植。
    青山村山地多,无法实现大型机械化种植,种粮食永远脱不了贫,只能种其他经济作物。
    进入新世纪,经济高速发展,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
    具体体现在吃穿住上。
    品质好的水果不存在销售难的问题。
    丝绸制品,以及不打农药的绿茶和白茶,远销海内外。
    不但家家都盖起了漂亮的楼房,一些人家还办起了农家乐。
    收入高,年轻人都不愿意出去打工。
    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钱包鼓了,村民的戾气少了,小吵小闹在所难免,再也见不到为了争秧田水而打得头破血流的惨况。
    也不会因为丢失一只鸡,在村里破口大骂几天。
    “真漂亮啊!我们多住一段时间吧。”
    “想住多久都行,孩子们比我们还忙,咱们也不用急着回去。”
    大丫住校,忙的时候周末不会回家来,朝朝几个月才回家一次。
    他跟韩小雅年纪轻轻就感受了一把留守老人的心酸。
    乔伟笑着补充:“不过,你得做好破财的心理准备。”
    青山村无疑是成功的,周边的村子纷纷向青山村取经。
    奈何因为没有像乔伟这样的财神爷慷慨解囊。
    没有钱不好办事,只能靠村民自己想办法。
    经济压力大的村民不想浪费时间,纷纷来青山村打工。
    村支书和村主任有心办实事也无能为力。
    终究还是无法复制青山村的成功。
    这次他回来,估计会有人来找他要资助。
    钱再多,依然是一日三餐。
    哪怕再活一次,账上有很多很多的钱,乔伟也不是个花天酒地,生活奢靡的人。
    该用的用,不该用的从不乱用。
    能帮家乡父老乡亲脱贫,也是做好事。
    韩小雅和他默契十足,闻言莞尔:“钱赚来不就是用的嘛,用在有意义的地方,我又怎么会反对,你自己看着办就好。”
    一栋栋精致的小别墅,为青山村又添了一抹亮色。
    除了已经卖给别人的乔二叔和乔三叔家的楼房,村里后建的楼房都是城建局设计,不论盖了几层,都是统一的建筑风格。
    乔伟找到自己的房子。
    车可以直接停在别墅前的空地上。
    院子里种了桂花树、石榴树、桔树和枣树,还有夜来香。
    水泥地面上干净整洁,连片落叶都没有
    打开门,窗明几净,纤尘不染。
    由此能看出是有人经常打扫。
    韩小雅:“有心了。”
    乔伟点头:“确实。”
    出钱帮村里并非要让谁感谢他。
    每年寄给他的家乡特产,帮他建房,打扫庭院,还是很让他感动的。
    乔伟刚把玻璃窗打开,就听到村支书的声音:“阿伟,是不是你回来了。”
    “李叔,是我。”
    乔伟应了声,和韩小雅往外走。
    “李叔。”韩小雅笑着喊人。
    “好好。”李支书亲切地看着他俩,握住乔伟的手,激动的说:“回来就好,我们大伙儿都盼着你们一家回来看看呢,朝朝回来没?”
    “没有,要训练,李叔,进去坐着聊。”
    “诶诶,好,朝朝还没回来过呢,有机会带他回来看看。”
    “会的。”
    李支书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当年乔伟拿出那么大笔钱要帮村里致富,他狂喜的同时压力也很大。
    就怕自己做不好浪费了乔伟的钱和他的心意。
    乔伟只是给他一个大概的建议。
    他舍下一张老脸,三天两头往县里跑,找领导找专家寻求帮助。
    总算是做出成绩来,没有浪费乔伟的钱,也没有让村民们白干。
    纵然每次跟乔伟通话,都会详细的把村里的情况告诉乔伟,此刻见到乔伟夫妻,还是忍不住又把这些年村里的变化跟两人说。
    乔伟和韩小雅耐心的听他絮絮叨叨的说着。
    聊完李支书看了下时间。
    “哟,都十一点多了,走,去家里吃饭,大军和他媳妇儿开了个农家乐,肉和菜都有现成的。”
    “好啊,那我们就不客气了。”乔伟没有拒绝。
    李支书哈哈笑道:“跟我们客气就见外了。”
    韩小雅拿了瓶好酒和香烟糖果。
    在农村,送礼还是这几样。
    三人说着着往李支书家走。
    迎面走过来一个精壮的汉子,双手搓着裤管,有些拘谨的说:“支书,阿伟哥,嫂子。”
    乔伟略略点头,没有和他交谈的念头,也没有对他恶言相向。
    这是当年诓乔飞去水库游泳的几个男孩之一,转眼过去二十年,现在也三十多岁了。
    除了早已将户口转到城里的宋红兵一家,其他人都在村里。
    享受着乔伟给他们带来的福利。
    就算乔伟跟乔飞关系很好,他也不可能为了那三家人,而不帮村里八九十户人家。
    当年的事,怎么说呢。
    乔飞明知道雨季的水库多危险,为了口吃的涉险,自己也有错。
    见死不救,法律都没规定有罪。
    真正的罪魁祸首跟前世一样得癌症死了。
    其他人,该给的赔偿也给了。
    如果乔伟想给乔飞报仇也不是不可以,给村里捐钱时完全可以让几十户人家把这三家人挤走。
    但完全没有必要。
    人家祖祖辈辈都住在这个村里,除了那件事倒也没做过什么恶事,都是勤勤恳恳的种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
    他又何必把事情做绝了。
    很多事,人在做天在看。
    宋红兵就是最好的例子。
    宋老大有再多的钱,也买不回他的命。
    “红兵那娃子年轻轻的就得肝癌死了,活生生痛死的,死的时候肚子胀的老大。
    大家都说他当年害死了阿飞,遭报应了。
    宋老大两口子纵容宋红兵欺负人,老了老了独生子没了,白发人送黑发人。
    两口子现在信佛,给庙里添了不少香油钱。
    其他三个怕死,都老实的不得了,哪家有点事热心帮忙,对家里的娃严厉教育,不许他们欺负人。
    几个娃教的倒是很好。”李支书说道。
    乔伟点头:“小孩子的恶只有极少数是天生的,大部分还是父母教育缺失,教育很重要。”
    他们这代人,全都是放养,父母忙着地里的活儿,大的带小的,小孩子之间打闹没人管,大人只会怂恿自家孩子干就完了。
    赢了会受到表扬,吃了大亏长辈就会找上门给他们报仇。
    恶性循环,不讲理的人家养出来的都是村霸。
    老实本分的人家就只有被欺负的份。
    “是这样,咱们村适龄孩子都上学去了,县普法办每年都会来村里给大家普法,这些年村里的纠纷和刑事案件都下降。”
    计划生育抓的严,重男轻女的现象很少见。
    只有一个孩子,男孩女孩都是宝。
    村民富裕了,加上国家实行九年免费义务教育,不管男孩女孩都上学,不再有失学儿童。
    中午在支书家吃饭,下午是村主任家。
    晚上,夫妻俩刚把家里布置好。
    乔康两口子带着的乔安安来了。
    “二哥二嫂。”
    “阿伟,弟妹,这是我媳妇玉兰,我姑娘乔安安。安安,喊四叔四婶。”乔康颠了颠怀里三四岁的小姑娘。
    “四叔四婶好。”乔安安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乔伟和韩小雅,奶声奶气的喊道。
    韩小雅笑道:“诶,真乖,二哥二嫂进来坐。”
    几人坐下,韩小雅把用来招待客人的坚果、糖和糕点端出来。
    乔伟温和的对乔安安说:“安安想吃什么自己拿。”
    乔安安笑眯眯的点头,又扭头看向胡玉兰:“妈妈我能拿吗?”
    胡玉兰对她点头:“要就拿吧。”
    乔安安眼睛亮晶晶的,伸手拿了颗小熊造型的棒棒糖:“谢谢四叔四婶。”
    韩小雅就喜欢这种又乖又萌还有礼貌的孩子,笑着摸摸她的头:“不客气。”
    自家姑娘乖巧又可爱,乔康心里美的不行,对胡玉兰使了个眼色。
    他怕自己请乔伟不去。
    胡玉兰暗暗翻个白眼,笑着说道:“阿伟,弟妹,我们来是想请你们明天中午来家里吃顿饭。”
    两口子亲自来请,乔伟没有拒绝:“好,我们中午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