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罐头厂家属院
作者:梅东南北   飒爽女侠带港口空间穿六零最新章节     
    收了钱,连晓敏没有急着走,她看了看面前的几人,琢磨了一下,开了口。
    “大姐,婶子,我还有棉被, 10斤的、8斤的双人大棉被都有,你们需要吗?”
    两个姑娘和她们老娘,三人同时睁大了眼睛,一阵惊喜。
    尤其那个大婶,拉住连晓敏的胳膊热切的说:“要!你啥时候能拿来?”
    声音都带颤音儿了。
    大婶心里这个激动啊,这下可好了,儿子结婚的东西终于置办全了。
    家家户户,这谁结婚棉被都是重中之重不是?
    可是,平时上哪儿搞棉花去。
    她心想,老头子在单位是个主任,连周末都不休。
    他带着儿子,还在加班检修机器,俩人都有工资,倒是不低,还有加班费,能攒下俩钱儿,可一年也见不着几两棉花票啊。
    这逮着机会,不能错过。
    连晓敏说:“姐,婶子,还有个事,想和你们商量,你看,要是能帮我再找几个可靠的邻居,看谁还需要棉被……”
    “……我可以今天晚上天黑后,7点钟吧,一起给你们拿来。”
    “也不是白帮忙,我到时候,送你家两个带双喜字的搪瓷盆。”
    大婶听了,一个劲的说行。
    双手握在一起,老激动了,还说,肯定会找最可靠的老邻居去问。
    现在家家户户,谁不需要棉花棉被呀,这也解决了他们的难处!
    棉被里的棉花,到时也可以拆出来一些,塞进棉衣里补充上,冬天能暖和不少。
    她连忙又问清楚价格,考虑着,自家也得买上两条。
    连晓敏说:“ 10斤的棉被50元一条,8斤的棉被40元一条,军大衣55一件。”
    “到时候,谁家要啥,就带钱过来,七点钟来拿。”
    说着,把压在背篓底下的一件军大衣拿出来,给她们看。
    “哎呀,真不错。”
    那个带她回来的姑娘说,心里想着,也给孩子他爸买一件吧,于是痛快地掏钱,把这件直接留下了。
    连晓敏为了感谢她,送给她一条蓝色的枕巾当搭头。
    对方乐着收下,一边嘱咐她娘,现在就去找关系最好的老邻居,挨个问一声要啥。
    大婶支使小闺女,去给人家倒碗热水来,先等一会儿,自己赶紧出门去了。
    临出门还强调呢,自己指定快去快回哈,顺手还拿上了闺女刚买的军大衣。
    大概等了不到半个小时,大婶就兴冲冲的回来了,进屋关好了门,轻声说:“姑娘我都给问了,你记一下哈。”
    “一共要5条10斤的棉被, 9条八斤的棉被,加一起一共是14条被子,另外再加上我们家要的2条八斤的棉被。”
    连晓敏答应着:“好,我知道了,麻烦婶子了。”
    对方歇了口气,继续说:“还有呐,军大衣要6件,另外你那个羊毛线有黑的吗?要是有的话,老齐家说也给拿6斤,还有王大姐家也要棕色儿的毛线,要10斤,他家人多分一分就没了。”
    连晓敏点了点头,说:“行,都有,那我今晚上准时过来。”
    都交代清楚了,于是起身告辞离开。
    出了罐头厂家属院,她看时间还早,找了个没人的地方,进了空间。
    用两只脚走了那么多的路,还出货忙活了一天,都没空好好吃顿饭,就随便塞了俩包子,到现在,早已腹中空空。
    她来到别墅的一楼,坐到餐桌边,拿出饭菜,狼吞虎咽吃了起来。
    一边品尝她最爱的烧鹅腿饭,一边心情有一丝低落,油然而生一种孤独感。
    突然间,有点怀念前世的现代生活,虽然只有一个人,但生活的也自在潇洒。
    但那些好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她过去经常一个人去旅行,最喜欢的,就是去港市吃美食。
    中环有一个巷子里,开着一家老字号烧鹅店,每次她就专程去那家店,吃一个烧鹅腿饭。
    其实好吃的烧鹅到处都有,她喜欢那一家的原因,更多的是喜欢一种氛围,怀念一份比较个人的隐秘情感。
    就比如独自坐在店里那份心情,是只属于她一个人的记忆。
    那个店很小,却开了很多年,里面总是放着90年代的粤语金曲。
    不过转念一想,自己现在、此刻,可是来到了1968年~
    虽然不是同一个时空吧,但很多东西,都是大差不差的嘛。
    她前世曾怀念的情调儿,成了未来!哈哈,有趣。
    以后自己积累的财富更多起来,说不定可以去港市耍耍!
    亲眼见证时代的发展!
    心里又美起来,低头多吃两口烧鹅。
    来到异时空1968年的这一个月,连晓敏觉得东北这个地方人情厚重,过得也挺舒心的。
    她会慢慢地沉下心来,真正的融入这个时代。
    吃饱了以后,她又到卧室躺下,休息一会儿。
    定了闹钟,睡了过去。
    快晚上7点的时候,被闹钟叫醒,才起床收拾好,准备行动。
    出了空间,夜幕是最好的掩饰。
    连晓敏将早就准备好的三个大号麻袋,先拿出一个,拎着去罐头厂家属院,一路上倒是一个人都没碰见。
    来到下午那个大婶家门前,看四下没人,她意念一动又拿出另外两个大袋子,都摆在地下,然后才轻轻敲了敲门。
    有人开了门,正是那个家里的二闺女。
    连晓敏往门里一看,嚯!好嘛,算上这家的母女仨,屋里面有十二三个人!
    不过这家屋子比较宽敞,人们就静悄悄地站在屋里各处等着呐,也没谁唠嗑。
    看来大家都懂啊,这年月投机倒把的罪名可不轻,平时私下去黑市换点啥东西,那都得谨慎加小心。
    谁没去换过东西啊,要不咋活,单就说粮都不够吃,粮店根本没粮卖,都扎脖吗?
    连晓敏也没让开门的小姑娘帮忙,干脆利落的自己把仨大袋子快速的给拎进门,再把门关好。
    屋里众人看着面前进来的瘦小的人,还戴个口罩,知道这人就是卖棉被的,一个个的脸上充满了殷切的期待。
    大婶和她大闺女赶忙上前来,帮着把袋子往里薅。
    连晓敏一边打开三个袋子,一边用比较低的音量说:“东西都在这儿,谁要啥直接来说。”
    众人一点没愣神儿,直接有序的一个个上前来拿要的东西,手里攥着钱,都是提前准备好的。